
家門口的草木
□曉夏
汪曾祺老先生的經(jīng)典小品文集《人間草木》,我一讀再讀,,文字如同被水洗過一般,,干凈、澄澈而軟潤,。他用簡潔的筆,,淡淡的墨,寫出了草木山川,、花鳥蟲魚的人味,,寫出了鄉(xiāng)情民俗、凡人小事溫潤的鄉(xiāng)土味,。也許是小時候有過一段在鄉(xiāng)村度過的時光,,對植物本能地有著特殊情感。有了女兒之后,,在陪伴她成長的過程中,,家里陽臺等地方,見縫插針地培育了多種花卉,、綠植,,我們還喜歡四處旅行看植物,但更多的是在家門口挖掘“寶藏”,,一有時間就帶著她跑出去,。只要我們愿意認真地尋找,會發(fā)現(xiàn)自家小區(qū)的小廣場,、樓下鄰居的小菜地,、隔離綠化帶,都是可以感受四季變化的地方,,甚至帶她去認識早市上新鮮的瓜果蔬菜種類,,以及與之同生共息的生活細節(jié)。
離家一公里處有一個體育場,,周圍種滿了各種花樹當圍墻,,每種花按照自己的節(jié)律次第發(fā)芽、開花,,如磁石般吸引著我倆幾乎每天都要過去看看,。眾多花木里,女兒對鵝掌楸情有獨鐘,,說特別喜歡這頗具文藝氣息的樹名,。細看它的葉子,真像鵝掌似的,,秋風中幾片黃葉隨風飄落,,仿佛彩蝶翩翩起舞,。
家門口的花店就更熟悉了,站在陽臺上,,就能看見它,。晨練時經(jīng)過它,還沒營業(yè),。透過落地玻璃窗,,那些花有的站在花盆里恣意地綻放著,美麗而優(yōu)雅,;有的花束包裹在透明玻璃紙中,,一副委屈的樣子也很是可愛。每次路過我都要走上前,,趴在玻璃窗上看幾眼,,如果店家安裝了監(jiān)控,一定會把我當做“采花大盜”的,,但我卻是名副其實的“拍花一族”,,手機相冊里都是花卉照片。
離家三站地有個較大的植物園,,品種眾多,,爭奇斗艷,并且因為有經(jīng)驗豐富的園林工作者修剪打理,,愈發(fā)美麗多姿,。來這里反而是那些高大的樹木吸引了我。滿樹金黃的銀杏,,秋風輕蕩,,搖落片片花葉,人立樹下,,如沐花雨,,美輪美奐;那一排梧桐樹,,春末夏初之際,,從新桐初綻,略帶稚氣的嫩黃小葉子,,慢慢到綠葉成蔭的光景,。記憶中的梧桐,是在兒時的鄰居家大門前,。那時,,梧桐樹是不多見的,在我的活動范圍之內(nèi)只此一棵,。我當時甚至都不知道它的名字,,就覺得這樹出奇地美麗,、優(yōu)雅,連帶著都覺得鄰居家也是好有錢的樣子,。
落花,我見猶憐,,而“落樹”,,耳畔定然是“轟然”之音。步行街上有一棵百年老柳樹,,四五人合抱不及,。幾年前有臺風經(jīng)過小城時,在一個雨夜里被連根拔起,,幸好未傷及無辜,。老樹,它歷經(jīng)百年多的歲月,,見證了小城的歷史,,早已是小城人心中的圣物,成了一方景點,,閑暇時在它樹蔭下休息乘涼,,有事沒事過來看看它,甚至在樹下許個愿,。
昨日與女兒又走到老樹這地方,,這里已經(jīng)換成了一棵桂樹,周遭的熱鬧與寂靜依舊,。我在心里默默地念著:如果草木亦有情淚悲歡,,愿人與草木的時光,長長久久,!
晃眼的陽光,,飄轉(zhuǎn)的落葉,無數(shù)個與植物為伍的日子,,天氣,、天空的顏色、心情的變化,,每一個細微的感受都讓人念念不忘,,草長鶯飛的大自然、家門口的草木,,仿佛是身邊的心情療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