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惕心源性猝死,,這些信號要注意
喬業(yè)瓊
近日,關于心源性猝死的話題引發(fā)網(wǎng)友關注,。什么是心源性猝死,?什么時候容易發(fā)生心源性猝死?記者采訪了湖南省人民醫(y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yī)師范文娟,。范文娟介紹,,心臟突然停止跳動或失去有效的泵血能力,大都會導致意識喪失和全身性器官功能衰竭,,如果不能立即得到適當?shù)尼t(yī)療援助,,通常會在幾分鐘內導致死亡,而且死亡率超過90%,,這就是心源性猝死,。
“成年人發(fā)生猝死的心臟疾病最主要是冠心病、心肌病,、重癥心肌炎等,,而小兒猝死的病因主要為先天性心臟病和遺傳性心臟病,。”范文娟說,。
那么,,什么時候容易發(fā)生心源性猝死?范文娟表示,,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暴飲暴食后,。飽食過后,為了消化食物,,血液會流向胃腸,,供應心臟的血液相應減少,從而加重心肌缺血,;吃得過于油膩,,攝入脂肪太多,血液中的脂肪含量也會迅速升高,,從而減慢血液流動速度,,容易形成血栓,引發(fā)心肌梗死,。
二是用力排便時,。當用力排便時,會引起腹壓,、血壓升高,,同時心率也會加快,這時候會導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從而發(fā)生心肌急性缺血,,甚至可引發(fā)心肌梗死。而且血管壓力增大,、血流速度加快,,容易把血管壁上的斑塊沖刷下來,這些斑塊會堵塞血管,,引發(fā)急性心梗甚至猝死,。
三是劇烈運動時。如果運動時感到胸悶,、呼吸困難,,開口說話也很困難,就屬于劇烈運動,。劇烈運動會迫使心臟加倍工作,,心臟強烈收縮舒張,如有基礎心臟疾病會造成血壓突然升高、心率過快,、心肌缺氧,,甚至誘發(fā)心肌梗死。
四是情緒激動或過度悲傷時,。此時交感神經(jīng)興奮,,血壓會一路飆升,心率增快,,誘發(fā)心肌缺血,。當悲傷情緒無法排解時,體內分泌出大量激素,,使心跳加速,、動脈收縮,心肌供血減少,,繼而引起如胸痛,、氣短和休克等癥狀。
五是氣溫驟變時,。當氣溫驟降時,,血管收縮,人體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心臟需要更用力地泵血,,如未及時保暖,,會給一部分人帶來健康隱患。夏季貪戀空調,,戶外氣溫增高,,室內外溫差較大時,也容易引發(fā)心臟病,。
范文娟提示,,還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細節(jié)需要注意,如長時間用溫度較高的水洗澡,,容易全身血管擴張,,同時長時間呆在密閉缺氧的環(huán)境里,容易引起大腦和心臟缺血,;連續(xù)加班,、長期壓力過大,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會長期處于興奮狀態(tài),,導致心臟負擔過大,,可能引發(fā)心臟病,;早上起床時,,身體的各個器官還沒有完全蘇醒,,突然站立,可能對心臟,、關節(jié)造成突然的負擔,,特別是高血壓患者容易出現(xiàn)血壓波動,冠心病患者容易出現(xiàn)心絞痛,;睡覺打鼾可能是睡眠呼吸暫停的一個表現(xiàn),,這個疾病在睡眠過程中反復出現(xiàn)呼吸暫停,可導致夜間缺氧缺血,,嚴重時還會誘發(fā)急性心梗,。
警惕心源性猝死,平時需要注意哪些信號,?范文娟舉例,,不明原因的暈厥或抽搐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警戒癥狀,尤其是在活動中或應激時出現(xiàn),,往往提示有心臟問題,;活動、勞累用力后出現(xiàn)胸痛,、胸悶,、胸部不適;呼吸急促或窒息感,,可能伴隨出汗,、頭暈、惡心,;不明原因的疲勞,、乏力,或伴有胸悶,、水腫,,則應警惕猝死的發(fā)生,這種情況可能是心肌炎或心肌病造成的,;體檢時有器質性心臟雜音,;有遺傳性心臟病家族史或猝死家族史等。
預防心源性猝死,,范文娟建議,,首先,要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樂觀開朗的情緒,。其次,要定期體檢,積極控制治療基礎疾病,。最后,,如果已確診心血管疾病,必須要堅持長期服藥,,定期復查,,在正規(guī)醫(yī)療機構醫(yī)生的指導下調整藥物,千萬不能自作主張,。 (摘自人民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