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貸款見證人何以被“套路”成貸款人,?
上海十一家助貸公司套路詐騙手續(xù)費兩億元
法制日報記者 余東明 張海燕
小額無抵押、隨借隨還,、即時放款,�,!本W上常出現類似助貸平臺宣傳語,,而這背后很可能是以“助貸”為名套路騙取貸款手續(xù)費的陷阱。《法治日報》記者了解到,,上海警方近期偵破利用信貸業(yè)務實施套路合同詐騙系列案,。一些不法分子招攬有意辦理貸款但存在征信瑕疵的借款人,引導他們尋找征信良好的親友作為擔保人協助辦理貸款,,實際是用親友身份借貸,,并騙取借款人高額助貸服務費,致使許多借款人親友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背負信貸債務,,還可能引發(fā)借款人,、親友及中介之間的矛盾糾紛。
今年3月至7月間,,上海警方開展多次收網行動,,成功搗毀11個非法助貸中介公司,抓獲犯罪嫌疑人130余名,,涉案金額2億余元,。
親屬見證貸款卻背上債務
去年11月,市民李先生在網上偶然看到一則貸款廣告,,由于此前有一筆貸款逾期,,但又急需流動資金用于工程項目,便電話聯系了客服,。據客服介紹,公司可以為有征信瑕疵的客戶辦理信用貸款,,并邀請李先生前往門店詳談,。門店內,公司業(yè)務員帶著李先生前往就近銀行拉取了征信報告,,并提出由于征信評分不足,,李先生需尋找一名征信良好的見證人幫助其提高征信評分,見證人無需擔保,、不用簽字,,只需當面見證貸款辦理即可。李先生便找到弟弟作為見證人一同前往公司辦理貸款,。
辦理貸款過程中,,業(yè)務員聲稱,由于李先生征信不佳,,需由見證人開設“虛擬賬戶”用于貸款過賬,,但貸款人和還款人依然是李先生。李先生和弟弟信以為真,,便與公司簽訂《貸款居間服務協議》,,約定公司幫助辦理20萬元貸款后,李先生需支付貸款金額的19%作為助貸手續(xù)費。
隨后,,公司業(yè)務員以“幫助開設虛擬賬戶”的名義,,使用弟弟的手機進行操作并多次完成人臉識別認證,再將弟弟“虛擬賬戶”上的貸款轉賬至李先生銀行賬戶,,并囑咐李先生要記得按時還款,。
李先生收到錢款后深信不疑,以為自己果真成功辦理貸款,,便向公司支付了手續(xù)費,。然而不久后,李先生的弟弟卻發(fā)現自己名下的賬戶中有貸款需要償還,,兩人這才發(fā)覺被騙,。
與李先生有著類似經歷的借款人不在少數,今年3月,,上海警方在工作中發(fā)現,,本市多起助貸糾紛事件的背后,存在非法信貸中介公司在業(yè)務過程中詐騙借款人手續(xù)費的情況,。警方對此高度重視,,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隨即牽頭普陀公安分局等4家分局成立專案組開展偵查,并迅速鎖定了多家在本市以提供助貸服務為幌,,騙取借款人助貸手續(xù)費的非法中介公司,。
名為助貸實為騙取手續(xù)費
經警方調查,自2022年7月以來,,犯罪嫌疑人王某等人為牟取非法利益,,設立非法助貸中介公司,下設業(yè)務部,、渠道部,、人事部、財務部等不同部門負責推廣運營,。經營期間,,犯罪團伙會在互聯網上發(fā)布“低利息”“無抵押”貸款廣告,招攬征信不佳的潛在借款人進行網上登記,,隨后通過電話,、短信等方式主動與借款人取得聯系,并冒充銀行合作方,、銀行簽約中心名義,,以“可為征信不良客戶辦理無抵押貸款”為誘餌邀請借款人至公司詳談。隨后,,公司業(yè)務員會接待借款人前往就近銀行查詢征信記錄,,并在明知借款人資質較差,、難以辦理貸款的情況下,以擔保增信為由與借款人洽談,,誘導借款人尋找一位征信良好的親友,,以所謂貸款見證人、擔保人的身份前來協助辦理貸款,。借款人同意后,,公司便與其簽訂《居間服務合同》,協議約定借款人辦理貸款后,,公司收取貸款金額15%至30%不等的助貸手續(xù)費,。
待借款人及其親友到店后,公司業(yè)務員再通過“客戶放款需要配合見證”“貸款放款至客戶親友賬戶是必要流程”等話術層層設套,,誘導借款人親友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以自己的名義在手機網銀完成貸款申請,致使借款人陷入自己成功辦理貸款的錯誤認知,。若后續(xù)親友發(fā)現其是實際貸款人,,公司業(yè)務員再以“會要求客戶承諾按期還貸”等話術進行搪塞。
今年3月至7月間,,上海警方開展多次收網行動,,成功搗毀11個非法助貸中介公司。目前,,該案8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已因涉嫌合同詐騙罪被警方依法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其余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無抵押莫輕信辦貸需謹慎
“不法分子虛構可以為借款人辦理貸款的事實,,隱瞞實際是以其親友身份辦理貸款的真相,從中騙取高額手續(xù)費,。借款人支付高額助貸手續(xù)費,增加了融資成本,,加大了還款壓力,;借款人親友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背負巨額貸款,合法權益遭受侵害,,更可能引發(fā)次生危害,。”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副總隊長錢紅昊告訴記者,,這類犯罪具有較強迷惑性,,且呈現網絡化傳播趨勢,傳播速度快,,波及范圍廣,。據悉,,在公安部的部署協調下,上海警方針對當前發(fā)案較為突出,、危害性較大的不法信貸中介違法犯罪,,開展全方位、全鏈條,、多波次集中打擊整治,,有效震懾犯罪,以打促防推進行業(yè)風險清整,。
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機關累計偵破信貸領域經濟犯罪案件200余起,涉及貸款詐騙,、信用卡詐騙,、非法經營高利放貸、通過虛假助貸服務實施套路詐騙等各類信貸領域違法犯罪,,搗毀各類犯罪團伙100余個,,挽回經濟損失1.15億元。
警方提示廣大群眾,,要注意增強法律意識,,提升抗風險能力,謹防落入信貸陷阱,,同時也應珍視個人征信,,理性借貸。在辦理貸款時,,要警惕不法分子冒充銀行,、銀行貸款中心等發(fā)布貸款廣告,以及謹防“在銀行內部有關系”“可走內部流程辦理貸款”等話術陷阱,;要看清借款人信息,、借款用途等重要內容,謹防轉貸風險,;對于“確保貸款成功”“低息借貸”“隨借隨還”等明顯不符合常理的所謂“助貸”服務,,應保持“天上不會掉餡餅”的戒心,避免掉入不法中介的套路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