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秋交融向未來
——解碼高原古城拉薩的文化自信樣本
新華社記者 曹健 邊巴次仁 春拉
唐代畫家閻立本《步輦圖》,,是我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描繪了唐貞觀年間,吐蕃王松贊干布為迎娶文成公主,,派使臣祿東贊覲見唐太宗李世民的歷史場景,。當時,松贊干布已遷都吉曲河下游的邏些,。邏些,,就是今日的拉薩城,吉曲河就是拉薩河,。
建城近1400年的高原古城拉薩,,因歷史悠久,涵養(yǎng)獨特厚重文化,;因交流互鑒,,展示包容自信氣度;因開放創(chuàng)新,,賦予歷久彌新活力,。
一條街:融古今“歡好”“新好”
走進八廓街,便走進了拉薩千年的歷史畫卷——
位于八廓街的大昭寺,,有著1300多年歷史,,供奉著唐文成公主進藏所攜釋迦牟尼12歲等身佛像;大昭寺門前唐蕃會盟碑,,銘刻著漢藏民族“歡好之念永未沁絕”“立碑以更續(xù)新好”之誓愿,;八廓街北街,是清朝中央政府于雍正六年(1728年)在西藏設立的第一座駐藏大臣衙門舊址……
八廓,,藏語意為“中圈”,,是一個圍繞大昭寺形成的圓形街道。這里居住著以藏族為主的藏,、漢,、回、門巴等20多個民族的群眾,,迷宮般的35條街巷通達四方,,分布著4000多家商業(yè)網(wǎng)點,每天迎來眾多游客,。
2021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到西藏慶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并進行考察調(diào)研時,,步行察看了拉薩八廓街風貌,走進特色商品店,,詢問旅游文創(chuàng)產(chǎn)業(yè)發(fā)展,、藏文化傳承保護等情況�,?倳洷硎荆骸扒臧死�,,是我們各民族建起來的八廓街。各民族文化在這里交流交往交融,,我們中華民族的大家庭在這里其樂融融,。”
與八廓街僅隔數(shù)條街區(qū)的西藏博物館新館,,于2022年7月正式對外開放。這一西藏“十三五”期間重大公共文化惠民工程,,國家總投資達6.6億元,。
西藏博物館新館占地面積達6.5萬平方米,館藏藏品52萬余件,,其中珍貴文物4萬余件(套),,是西藏唯一集典藏、展示,、研究,、教育、服務等功能為一體的國家一級現(xiàn)代化綜合博物館,。
新館《雪域長歌——西藏歷史與文化》《離太陽最近的人——西藏民俗文化》兩大基本陳列展,,展示了西藏獨具特色的歷史文化發(fā)展脈絡,大量公文,、信函等歷史文書檔案,,實證我國各民族共同開發(fā)西藏、建設西藏,、保衛(wèi)西藏和維護祖國統(tǒng)一,、民族團結的歷史。
與現(xiàn)代博物館相呼應的另一道城市“文化景觀”則隱于地下,,信息豐富,。
距今約3200至3400年的拉薩曲貢遺址,考古發(fā)掘出土了大量文化遺存,,以及迄今西藏年代最早的金屬器,。近年來,通過植物考古學對遺址出土的小麥,、青稞,、粟等進行分析,,證明在史前時期,這片土地就與中亞,、東亞,、南亞有著廣泛的交流。
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拉薩,,有著跨越大山、高原的胸襟,。
“夏帽嘎布尼泊爾店”是八廓街上著名的“百年老店”,,主營尼泊爾生產(chǎn)的銅鎏金佛像,以典型的藏族建筑特色,、濃郁的尼泊爾風格吸引著游客�,,F(xiàn)任家族繼承人、年過60的熱特那·古瑪·吐拉達哈介紹,,一百多年前,,他的祖父騎馬馱著服裝、大米,、火柴等商品,,從尼泊爾到拉薩做生意,后來租下一間店鋪,,落戶拉薩,。
“一百多年來,得益于中尼兩國的友好關系,,‘夏帽嘎布’在這里收獲最大的就是友誼,。”他說,。
一座殿:承千年文脈,、氣韻
雄踞拉薩紅山之巔的布達拉宮,是拉薩最著名的城市標志,,我國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布達拉宮始建于公元7世紀,因其獨特的建筑,、浩瀚的宮藏文物,,被譽為“藏民族歷史文化藝術的寶庫”。
長期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西藏文化的保護傳承和發(fā)展,。
1989年10月,布達拉宮迎來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修繕,1994年工程竣工驗收,,同年,,布達拉宮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此后,,國家又相繼投入巨資,,兩次對布達拉宮進行大規(guī)模修繕。
2018年底,,國家投入3億元專項資金,,實施為期10年的布達拉宮古籍文獻保護利用工程�,!肮こ虒⒉捎矛F(xiàn)代科技與古文獻保護相結合的方法,,讓更多珍貴古籍文獻重獲新生�,!辈歼_拉宮管理處文�,?瓶崎L邊巴洛桑說。
對民族文化的珍愛和維護,,成為拉薩全民自覺,。
布達拉宮每年一次的墻體粉刷“美顏”工程,都會吸引來自拉薩及西藏各地的信眾加入其中,,或背運涂料,或攪拌漿水,,或親手刷墻……大家心情歡快,,場面動人。
拉薩羅布林卡,,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世界文化遺產(chǎn),,收藏了包括貝葉經(jīng)在內(nèi)的大量珍貴古籍文獻。這是“西藏工匠”久米次成用心守望之地,。從2006年開始,,這位精通梵文、身懷古籍修復絕技的藏族文物保護工作者全身心投入西藏貝葉經(jīng)的收集,、修復保護工作中,,以“修舊如舊”的高超修復技術,為古籍“續(xù)命”,。
這些年,,作為羅布林卡管理處古籍普查團隊的一員,久米次成又埋頭于西藏古籍的普查登記工作,。如今,,他所在團隊已完成對羅布林卡1800余函、超過29萬葉珍貴古籍文獻的普查建檔工作,。
“祖先用智慧,、勤勞,、艱苦奮斗保留下來的文物,應該在現(xiàn)代文明社會得到傳承,、保護和發(fā)揚,。”久米次成說,。
在傳承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保護——一個融“鄉(xiāng)愁”“文脈”于一體、傳統(tǒng)又現(xiàn)代的拉薩,,以經(jīng)久魅力屹立高原,。
一臺戲:展時代活力、生機
夜幕降臨,,位于拉薩河南岸慈覺林村的西藏文化旅游創(chuàng)意園區(qū)內(nèi)燈光璀璨,,歌舞歡騰。
晚上七點前,,村民索朗次仁喂飽自家的百余只羊,,然后把羊群趕到附近大型實景劇《文成公主》演出現(xiàn)場,重現(xiàn)千年前吐蕃時期牲畜繁旺的景象,。
實景劇《文成公主》,,以現(xiàn)代歌舞劇藝術形式,講述當年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和親的歷史故事,。大唐歌舞和藏戲的融合,,舞臺藝術與自然山川的呼應,歷史人物與美好主題的展示,,讓人領略不一樣的西藏文化,。自2013年開演以來,已累計演出超1600場,,旅游綜合收入超15億元,,成為拉薩的一張旅游名片。
以文化為靈魂,,以旅游為載體,,活態(tài)傳承,文旅融合——拉薩市以文化業(yè)態(tài)創(chuàng)新,,助推經(jīng)濟社會高質(zhì)量發(fā)展,。
吉本崗藝術中心,是近年來拉薩新的旅游“打卡地”,,它隱于八廓街北靜謐院落里,,是西藏首個由古建筑保護性改造而成的文化藝術空間。
在這里,人們可以領略拉薩罕見的壇城式古建筑與絕美的清代壁畫,、觀賞從修繕中發(fā)掘的瑪尼石刻片,、聆聽西藏古典音樂、閱讀西藏歷史故事……“這種全新的視聽表達,,呈現(xiàn)了拉薩的歷史和文脈,,讓古建筑‘涅槃重生’�,!�32歲的拉薩小伙次旺扎西說,。
創(chuàng)新,賦予古老藏文化新生機,。
這些年,,西藏完成傳統(tǒng)八大藏戲舞臺數(shù)字化工程,舞臺劇藏戲《文成公主》,、西藏首部少兒舞臺劇藏戲《頓月頓珠》走出高原,,走向全國;每年夏季的拉薩雪頓節(jié)作為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項目,,已發(fā)展成為集文藝匯演,、體育競技、商務洽談,、旅游休閑于一體,,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相融合的文化旅游盛會。
今年6月16日至18日,,第五屆中國西藏旅游文化國際博覽會在拉薩舉辦,,吸引了來自海內(nèi)外近千家企業(yè)參與,參展產(chǎn)品近萬種,。45歲的旺久澤巴來自不丹首都廷布,他們一行4人專門來參加藏博會展銷活動,,帶來了價值約30萬元的手工藝品,。他告訴記者:“這是我第一次來拉薩,也是第一次參加藏博會,。拉薩市民非常友好熱情,,我們的商品銷量很不錯,下次有機會我還會再來,�,!�
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文化發(fā)展成果豐碩,,各族群眾文化參與感,、獲得感和幸福感顯著增強。今年5月,在中國美好生活城市發(fā)布盛典上,,拉薩因美好生活綜合滿意度表現(xiàn)突出,,上榜“十大旅游向往之城”。
“近1400年的歷史里,,拉薩始終以其古老,、神奇的姿態(tài),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閃耀在蓮花般盛開的山峰間,,磁石一般吸引著四面八方人們的眼球�,!辈刈迮骷业录肽吩谄洹读魈实募印芬粫械倪@段話,,生動表達了高原古城拉薩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