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患者該怎樣“吃”和“動”
據(jù)人民日報訊 對糖尿病患者而言,,控糖不能僅靠口服降糖藥和胰島素,,還需注重科學飲食和運動。很多患者認為糖尿病飲食就是少吃甚至不吃,,運動也是越多越好,。其實這些錯誤的觀念和做法對控糖不僅無益,還會增加營養(yǎng)不良,、貧血,、低血糖甚至發(fā)生酮癥酸中毒的風險。那么糖尿病患者該怎樣“吃”和“動”呢,?
在飲食方面,,患者首先要培養(yǎng)良好的飲食習慣,定時定量,。每天應至少有早中晚三餐,,每餐應包括不少于三種食物:谷類、肉類,、蔬果類,。
進食需適量,不過饑過飽,。若出現(xiàn)低血糖或體力活動增加時,,可根據(jù)情況適量增加進食量。手掌法是一種為糖尿病患者量身定做的食量粗略估算法,。主食拳,,即每餐攝入一拳頭大小的碳水化合物,比如一個饅頭,、花卷或一小碗米飯,、面條。水果拳,,建議每日攝入一拳頭大小的水果,。蛋白掌,,成年人單手掌心大小相當于50克蛋白質(zhì)類食物,建議每日可攝入50至150克蛋白質(zhì)類食物,。蔬菜捧,,兩只手捧起可容納約500克的蔬菜,建議每日可攝入500至1000克蔬菜,。瘦肉指,,建議每日攝入兩根手指大小的瘦肉,約50克,。油脂尖,,每頓宜攝入大拇指第一指節(jié)大小的油脂。
食品的選擇上,,宜多選用高纖維食品,,如紅米、全麥面包,、麥片,、水果、蔬菜及豆類,,忌吃甜食如糖果,、雪糕、飲料,、中西式甜點(低血糖除外),。烹調(diào)方式少用煎炸,烹調(diào)時用植物油,,減少動物脂肪攝入,。每日用鹽量少于5克,限制攝入含鹽量高的調(diào)味品,。
糖尿病患者需戒煙限酒,。吸煙可影響胰島素正常發(fā)揮作用,顯著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神經(jīng)病變,、眼病、腎病等風險,。酒精可使血糖不穩(wěn)定,,糖尿病患者應避免空腹飲酒,若飲酒,,每日不超過1—2份標準量(含酒精10克為1份標準量),,每周不超過兩次。
科學運動可提升消耗量,,有效控制體重,、即時降糖,促進口服降糖藥和胰島素減量,,還能降血壓,、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改善心理狀態(tài),。對糖尿病前期的患者來說,,可延遲或預防糖尿病發(fā)生。
運動一般應在進食后1—2小時進行,,每次開始前做5—10分鐘的熱身運動,,一周運動3—7天,進行不少于150分鐘的有氧運動,。常見的運動形式有:行走,、慢跑、爬樓梯,、游泳,、騎自行車、跳舞,、打太極拳,、做廣播操等。
在此基礎(chǔ)上,,每周最好進行2次抗阻力運動,,如啞鈴、仰臥起坐,、平板支撐等,。抗阻力運動每周可做2—3次,,每次30分鐘,。兩次抗阻力訓練需間隔48小時以上,可鍛煉肌肉力量和耐力,。
運動時穿寬松舒適的衣襪,,攜帶水和含糖食物;糖尿病患者所選擇的運動強度宜控制心率為(170-年齡)/分鐘,,簡單的判斷方式是運動時心跳稍加快,,微汗,無急喘,,能正常說話,。
運動雖好,但糖尿病患者在血糖≥16.7毫摩爾/升,、反復發(fā)生低血糖或血糖波動較大,、合并嚴重急慢性并發(fā)癥時不適合運動,。有視網(wǎng)膜病變的患者不宜進行抗阻力運動。
糖尿病雖然是慢性疾病,,但能夠通過積極調(diào)整干預得到有效控制,。糖尿病需要綜合性的長期治療過程,已確診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患者,,在注意科學飲食和運動的同時,,切不可胡亂用藥,一定要到醫(yī)院尋求規(guī)范的診斷和治療,。
在飲食方面,,患者首先要培養(yǎng)良好的飲食習慣,定時定量,。每天應至少有早中晚三餐,,每餐應包括不少于三種食物:谷類、肉類,、蔬果類,。
進食需適量,不過饑過飽,。若出現(xiàn)低血糖或體力活動增加時,,可根據(jù)情況適量增加進食量。手掌法是一種為糖尿病患者量身定做的食量粗略估算法,。主食拳,,即每餐攝入一拳頭大小的碳水化合物,比如一個饅頭,、花卷或一小碗米飯,、面條。水果拳,,建議每日攝入一拳頭大小的水果,。蛋白掌,,成年人單手掌心大小相當于50克蛋白質(zhì)類食物,建議每日可攝入50至150克蛋白質(zhì)類食物,。蔬菜捧,,兩只手捧起可容納約500克的蔬菜,建議每日可攝入500至1000克蔬菜,。瘦肉指,,建議每日攝入兩根手指大小的瘦肉,約50克,。油脂尖,,每頓宜攝入大拇指第一指節(jié)大小的油脂。
食品的選擇上,,宜多選用高纖維食品,,如紅米、全麥面包,、麥片,、水果、蔬菜及豆類,,忌吃甜食如糖果,、雪糕、飲料,、中西式甜點(低血糖除外),。烹調(diào)方式少用煎炸,烹調(diào)時用植物油,,減少動物脂肪攝入,。每日用鹽量少于5克,限制攝入含鹽量高的調(diào)味品,。
糖尿病患者需戒煙限酒,。吸煙可影響胰島素正常發(fā)揮作用,顯著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神經(jīng)病變,、眼病、腎病等風險,。酒精可使血糖不穩(wěn)定,,糖尿病患者應避免空腹飲酒,若飲酒,,每日不超過1—2份標準量(含酒精10克為1份標準量),,每周不超過兩次。
科學運動可提升消耗量,,有效控制體重,、即時降糖,促進口服降糖藥和胰島素減量,,還能降血壓,、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改善心理狀態(tài),。對糖尿病前期的患者來說,,可延遲或預防糖尿病發(fā)生。
運動一般應在進食后1—2小時進行,,每次開始前做5—10分鐘的熱身運動,,一周運動3—7天,進行不少于150分鐘的有氧運動,。常見的運動形式有:行走,、慢跑、爬樓梯,、游泳,、騎自行車、跳舞,、打太極拳,、做廣播操等。
在此基礎(chǔ)上,,每周最好進行2次抗阻力運動,,如啞鈴、仰臥起坐,、平板支撐等,。抗阻力運動每周可做2—3次,,每次30分鐘,。兩次抗阻力訓練需間隔48小時以上,可鍛煉肌肉力量和耐力,。
運動時穿寬松舒適的衣襪,,攜帶水和含糖食物;糖尿病患者所選擇的運動強度宜控制心率為(170-年齡)/分鐘,,簡單的判斷方式是運動時心跳稍加快,,微汗,無急喘,,能正常說話,。
運動雖好,但糖尿病患者在血糖≥16.7毫摩爾/升,、反復發(fā)生低血糖或血糖波動較大,、合并嚴重急慢性并發(fā)癥時不適合運動,。有視網(wǎng)膜病變的患者不宜進行抗阻力運動。
糖尿病雖然是慢性疾病,,但能夠通過積極調(diào)整干預得到有效控制,。糖尿病需要綜合性的長期治療過程,已確診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患者,,在注意科學飲食和運動的同時,,切不可胡亂用藥,一定要到醫(yī)院尋求規(guī)范的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