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冠心病 抗炎很重要
本報綜合訊(胡學敏)隨著社會發(fā)展和生活水平提高,,感染性疾病所導致的死亡不斷減少,,而動脈粥樣硬化疾病引發(fā)的死亡迅速增多,,目前已成為全球人口死亡的首要原因。
近日,,《歐洲心臟雜志》刊文指出,,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炎癥性疾病。研究發(fā)現(xiàn),,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是一個緩慢過程,,血液循環(huán)中的單核細胞黏附在血管內(nèi)皮上,從而產(chǎn)生炎癥,,使血管內(nèi)皮受損,,單核細胞同時被分化為巨噬細胞。之后,,富含膽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進入動脈血管內(nèi)皮下并被氧化,,隨后被巨噬細胞吞噬,形成泡沫細胞,,并發(fā)展為粥樣斑塊,。
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C反應蛋白和血清粉樣蛋白A水平均會比慢性冠脈綜合征患者高出幾個數(shù)量級,。此外,,在冠脈閉塞部位炎癥水平也較高,細胞因子表達較顯著,。其中白介素作用于白細胞Toll樣受體,,進而導致炎癥風暴。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想要治療急性冠脈綜合征,,就要先從治療炎癥開始,可將患者非致命性心梗,、腦卒中的死亡風險降低約15%,。
歐洲心臟病學會大會上發(fā)表的另一項新研究也得出了同樣的結論。研究人員將心梗后<3天,、4-7天和>8天接受秋水仙堿和安慰劑治療的患者分成3組,,通過平均23個月的隨訪后發(fā)現(xiàn),心梗后<3天即給予秋水仙堿治療的患者,,缺血性心血管事件降低了48%,,在其他時間段給藥者僅下降4%-18%。 (摘自《生命時報》)
近日,,《歐洲心臟雜志》刊文指出,,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炎癥性疾病。研究發(fā)現(xiàn),,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是一個緩慢過程,,血液循環(huán)中的單核細胞黏附在血管內(nèi)皮上,從而產(chǎn)生炎癥,,使血管內(nèi)皮受損,,單核細胞同時被分化為巨噬細胞。之后,,富含膽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進入動脈血管內(nèi)皮下并被氧化,,隨后被巨噬細胞吞噬,形成泡沫細胞,,并發(fā)展為粥樣斑塊,。
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C反應蛋白和血清粉樣蛋白A水平均會比慢性冠脈綜合征患者高出幾個數(shù)量級,。此外,,在冠脈閉塞部位炎癥水平也較高,細胞因子表達較顯著,。其中白介素作用于白細胞Toll樣受體,,進而導致炎癥風暴。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想要治療急性冠脈綜合征,,就要先從治療炎癥開始,可將患者非致命性心梗,、腦卒中的死亡風險降低約15%,。
歐洲心臟病學會大會上發(fā)表的另一項新研究也得出了同樣的結論。研究人員將心梗后<3天,、4-7天和>8天接受秋水仙堿和安慰劑治療的患者分成3組,,通過平均23個月的隨訪后發(fā)現(xiàn),心梗后<3天即給予秋水仙堿治療的患者,,缺血性心血管事件降低了48%,,在其他時間段給藥者僅下降4%-18%。 (摘自《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