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經濟時代的基層黨建故事
新華社記者 李自良 王麗 向定杰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黨的建設,,強調要把基層黨組織這個戰(zhàn)斗堡壘建得更強,。新華社記者采訪發(fā)現,,在數字經濟時代,,不少新興企業(yè)組織結合自身特點,創(chuàng)新組建各種類型的黨支部,,把黨的政治優(yōu)勢,、組織優(yōu)勢轉化成企業(yè)成長和行業(yè)治理的發(fā)展優(yōu)勢,留下一個個動人故事,。
握緊“紅色方向盤”
河南暴雨如注,,河北漢子王明亮的心也隨之揪扯。貨車司機王明亮,,去年疫情期間就曾援助過武漢,。前些日子河南遭遇特大暴雨,這位熱心的中年司機與20位“卡友”組成志愿者車隊,,再一次啟程,,義務為河南災區(qū)送去礦泉水和食品。
關鍵時刻,,像王明亮一樣挺身而出的黨員司機還有很多,。
“車在寧夏,如果需運送救災物資隨叫隨到”;
“不要任何費用!只要物資前往河南災區(qū)”,;
“我在江西,,有13米高欄車,可以支援災區(qū)”;
“江蘇有發(fā)往河南的救災物資嗎?我是黨員駕駛員,,免費運送”……
這是在一家網絡平臺上司機微信群里的聊天記錄,,群成員都是奔波在全國各地的黨員司機。
我國有數千萬貨車司機,,他們處在國民經濟運行的關鍵崗位,,與各行各業(yè)緊密聯系。如何把這支一直在路上的生力軍更好地組織起來,?讓他們中流動和分散的黨員能夠發(fā)揮先鋒作用,?
總部位于貴州省貴陽市的滿幫集團是一家?guī)椭緳C找貨的網絡平臺,它們創(chuàng)建了以“紅色方向盤”為主題的黨建品牌,將“支部建在車輪上”,。
“紅色方向盤”于2018年5月上線,,截至目前,平臺已有一萬余名黨員司機報到,。經認證的黨員司機會被在線“點亮”黨員徽章,車輛可以放置“共產黨員示范車”標牌,。
為方便日常管理,,已認證的400多名黨員司機還被編入“云上黨支部”。在手機App上,,會有一個專門入口,,里面設置了黨員簽到、視頻學習,、黨課講座等模塊,。
青春黨支部
數字經濟時代,如何把企業(yè)里的有為青年發(fā)展成合格黨員,?走進安徽蕪湖的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記者被濃濃的黨建氛圍所吸引。今年“七一”前夕,,該公司黨委被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員工平均年齡27歲,用七年時間實現了上市和年銷百億元的成績,。公司擁有8個黨支部,、370多名黨員,絕大多數工作在線上進行……
致力于帶動“互聯網新生代”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瞄準“讓年輕人更愛黨”的組織目標,,公司黨委創(chuàng)建了“松鼠黨建云平臺”。在這里,,每名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都有自己的賬戶,,大家可以在線學習、交流互動,、交納黨費,,打破了部門、層級之間的藩籬,。
“黨員要沖鋒在前,、勇挑重擔、無私奉獻,�,!边@是一再被提及的承諾和責任。
去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后,,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黨委發(fā)起“火山行動”,,組建“火山突擊隊”。這支以192名黨員為主體的紅色力量,,先后吸引1160名員工加入,。
有著15年黨齡的汪三紅,當時正在外地旅游休假,。聽到組織召喚,,他主動放棄假期返回公司,忙碌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一線,。
對于入黨不久的新黨員張羲來說,,公司的這種氛圍一直影響著他�,!巴ㄟ^互聯網開設黨員學習專欄,,每周發(fā)布黨員教育最新要求和應知應會內容,這種努力學習與要求進步的氛圍感染了我,�,!睆堲苏f。
劃出公益“同心圓”
7月,,南京疫情突發(fā),。身處當地的匯通達網絡股份有限公司黨支部立即組織黨員職工成立志愿服務隊,投身園區(qū)防疫支援工作,。查看健康碼,、登記信息、引導維持秩序……匯通達網絡股份有限公司旨在通過數字化賦能零售行業(yè),,以“讓農民生活得更美好”為使命,,其業(yè)務已惠及上億農民消費者。
2017年,,公司成立黨支部,。截至目前,共有黨員102名,。在江蘇省委網信辦,、江蘇省互聯網行業(yè)黨委等牽頭的“蘇貨直播·e起小康”公益活動中,匯通達黨支部參與協辦,。迄今已先后舉辦21場直播活動,,累計線上觀看超過2436萬人次,活動銷售額2000余萬元,。
直播發(fā)展趨勢,、帶貨模式選擇,、直播產業(yè)鏈分析……匯通達新零售中心培訓講師任童的授課受到“新農人”的廣泛歡迎。
蘇州打造“海棠花紅e黨建”特色品牌,;無錫推進“1+8”互聯網行業(yè)黨建工作指導站建設,;常州開發(fā)“紅色千帆”互聯網黨建平臺App;連云港成立互聯網電商產業(yè)“紅色聯盟”……立足行業(yè),、服務社會公益是這些黨建聯盟的共同特點,。
黨建聯盟是江蘇互聯網企業(yè)的一張名片。江蘇省委組織部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全省2449家有固定經營場所、有一定數量員工,、有生產經營活動的互聯網非公企業(yè),,實現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其中131家重點互聯網企業(yè)全部派駐黨建工作指導員,。(參與采寫:沈汝發(fā)、姜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