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份自傳里的家國情懷
新華社記者 郝曉靜
他是中國的“航天之父”,中國共產(chǎn)黨的優(yōu)秀黨員,,享譽海內(nèi)外的杰出科學家,。中央檔案館保存著錢學森1959年9月24日撰寫的自傳,這也是他入黨材料的一部分,。自傳里,,他追憶了自己選擇信仰的歷程,。“我當時是信服科學的社會主義的,,對國民黨的那一套不信了,,覺得要中國能得救,要世界能夠大同,,只有靠共產(chǎn)黨,。”
1911年12月出生于上海的錢學森,,大學畢業(yè)后考取清華大學公費留學生,,1935年9月進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學習,1936年9月轉(zhuǎn)入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先后獲得航空工程碩士學位和航空,、數(shù)學博士學位。1955年,,錢學森回國,,3年后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我于1935年去美國,,1955年回國,,在美國待了20年。20年中,,前三四年是學習,,后十幾年是工作。所有這一切都是在作準備,,為了回到祖國后,,能為人民做點事�,!�
“為人民做點事”,,是錢學森的人生信條。
歷經(jīng)艱難回到祖國后,,錢學森立即投入到新中國的建設(shè)熱潮,。幾十年來,錢學森始終保持對馬克思主義的崇高信仰,、對共產(chǎn)主義的堅定信念,、對黨的高度忠誠,不論遇到什么艱難困苦,,都堅定理想信念不動搖,。
1991年10月,錢學森在國務(wù)院,、中央軍委授予他“國家杰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的儀式上說,,這一輩子有三次非常激動的時刻,。第一次是在1955年,錢學森把自己剛出版的《工程控制論》交到老師馮·卡門手里,。老師對他說,,你現(xiàn)在在學術(shù)上已經(jīng)超過了我。錢學森看到自己為中國人爭了氣,,非常激動,。第二次是錢學森被接納為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他激動得睡不好覺,。第三次是錢學森得知中央組織部決定雷鋒,、焦裕祿、王進喜,、史來賀和錢學森這五位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在群眾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產(chǎn)黨員優(yōu)秀代表,,他的心情也十分激動。
錢學森把自己所取得的一切成就歸于黨和人民,。他說:“我作為一名中國的科技工作者,,活著的目的就是為人民服務(wù)。如果人民最后對我的一生所做的工作表示滿意的話,,那才是最高的獎賞,。”
新華社北京5月12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