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惕,!這種“瘦身咖啡”暗含違禁品
新華社記者 胡偉杰 馬莎
一段時間以來,,“體重管理”備受關注。一些消費者的“懶瘦”“躺瘦”等心態(tài),,讓有毒有害減肥產品有了生存空間,。“月瘦8至25斤”“躺瘦”“迅速掉秤”……甘肅蘭州警方近期破獲一起特大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打著輕松減肥旗號的“瘦身咖啡”,,實則添加了有毒有害違禁成分西布曲明,,銷往全國28個省區(qū)市,涉案金額達1500多萬元,。
網購“瘦身咖啡”里檢出西布曲明
蘭州市民張小明(化名)想要減肥但沒時間鍛煉,,看到電商平臺上售賣一款“瘦身咖啡”,被“效果顯著”“不運動不節(jié)食”等宣傳和不菲銷量吸引,,下單購買,。服用后,張小明頻繁出現心跳加快,、心悸,、嘔吐等癥狀。在醫(yī)院就診發(fā)現,,體內西布曲明嚴重超標,。經專業(yè)機構檢測,這一違禁成分來自其網購的“瘦身咖啡”,。
西布曲明是一種中樞神經抑制劑,,屬于國家禁止添加的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2010年,,原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發(fā)布通知,,停止西布曲明制劑及原料藥在我國生產,、銷售和使用。2012年,,西布曲明被列入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質名單,。
接到報案后,蘭州市公安局安寧分局通過快遞集散點的視頻監(jiān)控和收發(fā)記錄,,鎖定并抓獲犯罪嫌疑人柳某,。在柳某租用的房屋中,警方查獲大量“瘦身咖啡”,,經抽樣檢測,,18種不同包裝的“瘦身咖啡”均含有西布曲明成分。
據柳某供述,,他根據網店提供的訂單信息進行打包和郵寄,。警方在現場看到,,一個個編織袋里裝滿了條狀“瘦身咖啡”,一旁擺有塑封機,、快遞打碼機,、成摞不同款式的包裝盒、防偽標識等,。
經比對分析,,警方最終確定銷售“瘦身咖啡”的22家網店。網店物流動態(tài)顯示,,“瘦身咖啡”銷量超過9萬單,,流向全國28個省區(qū)市。
“西布曲明的副作用非常大,,長期服用會出現口干,、失眠、腹瀉,、四肢抽搐等不良反應,,情況嚴重的會導致心律失常、腦卒中,、心臟驟停等,。”蘭州大學第一醫(yī)院臨床營養(yǎng)科醫(yī)師劉蓉說,。
含有違禁成分的“瘦身咖啡”是如何生產,、銷售的?
警方偵查發(fā)現,,這起案件的主要犯罪嫌疑人為霍某,、武某和王某。2024年4月以來,,霍某等人冒用他人身份信息注冊了22家網店,,并招募專人包裝、銷售含有違禁成分的“瘦身咖啡”,。目前,,警方已抓獲犯罪嫌疑人36人,還有部分涉案人員正在調查和抓捕中,。安寧分局治安管理大隊副大隊長馬治宇告訴記者,,霍某等人通過非法渠道獲得西布曲明,將其添加在散裝咖啡之中,,重新分裝,、塑封,轉存至蘭州等地,。再根據22家網店的訂單信息,,安排人員就近包裝,、發(fā)貨。
截至目前,,警方已搗毀生產,、銷售有毒有害咖啡制品的犯罪窩點6處,查封用于儲存,、中轉有毒有害咖啡制品的倉庫3處,,查獲尚未銷售的有毒有害咖啡13萬余袋。
記者了解到,,“瘦身咖啡”一般單盒起售,,每盒20至25包,每包成本一兩塊錢,,每盒售價幾百元,。據犯罪嫌疑人供述,銷售旺季網店每月總流水最高達上百萬元,,利潤率超過80%,。
為了牟取暴利,犯罪嫌疑人還采取了一系列隱蔽措施,�,!氨热缭谧约杭一蜃庾》课輧冗M行小規(guī)模的分裝、打包,,將倉庫設置在偏遠村鎮(zhèn)等,。”安寧分局治安管理大隊民警胡再興說,。
據介紹,,除在電商平臺銷售外,犯罪嫌疑人還利用短視頻平臺,、社交軟件等進行推廣宣傳,,發(fā)展線下代理分銷。宣傳時,,故意避開成分不談,,用“效果好”“掉秤快”等話術麻痹消費者,。
“犯罪嫌疑人使用私密性更強的小眾軟件聯系,,閱讀完信息后通過一鍵撤回等功能清除內容�,!焙倥d說,,為了規(guī)避檢查,一些快遞包裝上寫的也并非“咖啡”而是“玩具”,。
強化全鏈條監(jiān)管 樹立科學減重觀念
近年來,,有關部門持續(xù)打擊非法生產銷售和使用西布曲明的違法犯罪活動,,多地警方破獲多起涉及西布曲明的減肥食品案件;“瘦身咖啡”之外,,“瘦身奶茶”“瘦身糖果”等網售產品也被曝光過暗含違禁成分,。記者在社交平臺看到,有人發(fā)帖稱網購的“瘦身咖啡”等產品服用后不舒服,,“口干口渴”“吃完心慌”,,還有人上傳了產品檢測報告,證實里面添加了西布曲明,。
受訪人士認為,,電商平臺的快速發(fā)展,催生出一些網絡食品銷售新業(yè)態(tài),,應加強對網絡銷售食品的全鏈條監(jiān)管,,有關部門加強信息監(jiān)測和協(xié)查處置,加大監(jiān)督抽檢和監(jiān)管執(zhí)法力度,,強化行政處罰和刑事處罰雙向銜接,,提高違法成本。
“部分電商平臺對入駐經營者的身份,、資質等信息審核不嚴,,對商品來源、質量等管控不到位,;一些經營者出現違規(guī)等行為時,,個別平臺沒有及時采取下架、刪除,、限制發(fā)布商品等處罰措施,。”甘肅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教授田春苗說,,平臺應健全經營信息定期審核,、不規(guī)范經營懲戒等機制,加強對商品的源頭追溯和全流程監(jiān)管,,同時暢通投訴舉報渠道,。
劉蓉說,部分公眾對違禁成分的危害性認識不足,,應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和科學減重觀念,,增強風險防范意識�,!皽p肥沒有捷徑,,不要盲目相信‘速效’等宣傳,應通過合理飲食,、適度運動等科學方式循序漸進減重,。如確需使用藥物輔助減重,,務必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 (新華社蘭州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