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遞里的深情
□吳永谷
“沒有快遞,,這個家得散,。”前天,,坐通勤車時,,李姐突然冒出這一句,。她說,和老公的聊天全靠快遞取件碼維持。后排老劉則抱怨天天幫老婆取快遞,,最后憤憤總結(jié):“再這么下去,,驛站都快成我家第二個客廳了!”引得一車人狂笑不止,。雖是句玩笑話,,我卻極認(rèn)同。上月,,搬新家時,,我一天要收十幾個包裹,經(jīng)常推著小推車去取,,樂此不疲,。因為這些包裹有自己精心挑選的,也有朋友送的禮物,,每拆一件,,就像開啟寶箱,讓我歡喜好一陣,。順手拆開一件,,是昆明文友寄來的書立,我忙不迭地把書籍上了架,。這些陪伴我多年的書終于有了歸處,。再拆開一件,是深圳文友送的書房擺件,,往書案上一擱,,相得益彰,嚴(yán)肅的書架瞬間生出幾分活潑,。正忙著,,姐姐買的金錢樹到了,從那么遠(yuǎn)的地方運過來,,依舊蓬勃招展,,給家里添了許多生機。還沒來得及收拾妥當(dāng),,就接到快遞員打來的電話,,說床墊也馬上送來。等整理好一切,,暮色已漫過窗臺,。我站在角落里,看到煥然一新的屋子,,溫暖無比,,終于有了家的感覺。
母親得知我安定后,隔三差五便寄來包裹,。臘肉,、核桃油、腌菜,、土雞……冰箱里還有存貨,,又郵來了。有一天,,收到一個稍小的包裹,,打開一看,是一袋辣椒面,。我哭笑不得地問母親,,她在電話那頭自豪地說:“丫頭,這辣椒面可是我用自己種的辣椒舂的,,又香又健康,!”我無奈,勸她少寄點,,她“哼”了一聲說:“就只許你給我們寄,,我們就不能給你寄?”母親說的沒錯,,這些年在外漂泊,,大小節(jié)日都是靠快遞,給父母送去一絲關(guān)愛,。而他們,,也總能讓我無論身處何處都能嘗到故鄉(xiāng)風(fēng)味。正是這流動的一個個包裹,,傳遞了家的溫暖,。
母親的美食滿足了味蕾,眼睛卻開始渴望更多色彩,。那天,,見朋友圈一好友曬的陽臺花卉,我突然明白新家缺了什么,。從此,,驛站的貨架上開始頻繁出現(xiàn)我買的綠植。每次在樓下拆快遞,,總能迎來周圍人圍觀,。他們問:“姑娘,這是什么花,?這么漂亮,�,!蔽掖穑骸昂m,�,!庇謫枺骸袄C球和三角梅好養(yǎng)嗎?”我答:“很適合陽臺種植,�,!�
最驚喜的是那株藍(lán)雪花。收到時它蔫頭耷腦的,,我按照賣家的指導(dǎo),,換盆、罩袋,,沒過多久就開花了,,像個突然清醒的舞者。鄰居說:“你家陽臺的花開得真好,,我稍一探頭,,就有花看,有時還有隱約花香飄過來呢,�,!笔前。绱撕玫娘L(fēng)景,,怎能輕易錯過,。剛好,蘇童的新書《好天氣》也寄到了,,我常一人一椅一書,,浸在花影里。讀至?xí)奶幪а�,,恰見兩三片花瓣掠過紙頁,,人生最好的狀態(tài),也當(dāng)如此吧,。
或許現(xiàn)代人的親情,,就是由這一串串取件碼連接的。父母把牽掛腌進(jìn)臘肉,,朋友將祝福融入擺件,,連素不相識的賣家,都精心包裹著我們對生活的期待,。每次掃碼取件時,,“叮”的一聲響,,像是家庭驛站的到站鈴,,那里寄存的不只是包裹,,更是翻山越嶺而來的、具象化的深深思念,。
下次遇見老劉,,我定要告訴他,別再埋怨幫老婆取快遞了,,那是對生活的熱情和美好追求,,是把簡樸的日子,過得活色生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