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琿春大事記
1644年 (清 順治元年)
一月初五 清朝廷命甲喇章京沙爾虎達征琿春地方,。
1645年 (清 順治二年)
是年 琿春一朝鮮會寧、慶源邊境貿易不定期改為定期貿易,,會寧每年一市(20天),;慶源兩年一市(15天),。
1646年 (清 順治三年)
十一月 賴達庫等又到北京進海豹等貢品,均受賞賜,。
1652年 (清 順治九年)
七月 清朝廷命梅勒章京沙爾虎達,,甲喇章京海塔尼噶禮統(tǒng)官兵駐守寧古塔。順治十年五月,,命沙爾虎達鎮(zhèn)守寧古塔地方�,,q春地方屬其管轄。
是年 琿春地方遭大水災,。圖們江沿岸良田,,多變成沙礫之地。
1653年 (清 順治十年)
是年 設寧古塔(今黑龍江省寧安市)昂幫章京(滿語,,“昂幫”漢譯為“大”,,“章京”漢譯為“官”,昂幫章京即大官,、將軍之意),。其轄區(qū)包括琿春地方,。
1659年(清 順治十六年)
是年 定外遣流犯,主要發(fā)往寧古塔昂邦章京管轄區(qū)的吉林烏拉,、打牲烏拉,、三姓(今黑龍江省依蘭縣)、拉林,、阿勒楚喀(今黑龍江省阿城縣),、伯都訥(今吉林省扶余縣)、席北(錫伯人居住地),、琿春,、寧古塔(舊城)等地,不編戶入籍,。
1662年 (清 康熙元年)
是年 升設鎮(zhèn)守寧古塔等處將軍,,衙署在寧古塔,琿春地方屬寧古塔將軍管轄,。
1673年 (清 康熙十二年)
是年 在寧古塔將軍管轄內的吉林,、寧古塔、三姓(今黑龍江省依蘭縣),、琿春等地,,按八旗制度將招撫的“新滿洲”4700余丁編為40佐領,委官統(tǒng)轄,。
1677年 (清 康熙十六年)
是年 清朝廷將興京以東,,伊通州以南,圖們江以北之地盡行封禁�,,q春地方被封禁的河流有:布爾哈通河,、海蘭河、嘎哈哩河(即嘎呀河),、呼蘭河(今板石鎮(zhèn)湖龍溝河),。山場有:湖珠山、阿布達里山,、烏爾琿山(今黑頂子山),、呼蘭山。
1688年 (清 康熙二十七年)
是年 開辟了寧古塔至三姓,、琿春兩條官道,。
1714年 (清 康熙五十三年)
三月一日 設琿春協(xié)領衙門,首任協(xié)領那爾六,,專城駐防琿春河地方,,隸屬于寧古塔副都統(tǒng)。設協(xié)領1員、佐領3員,、驍騎校各3人,,防御2人,云騎尉6員,,恩騎尉1員,,八品監(jiān)生2員,筆帖式2員,,教習1員,。將土著滿族庫雅拉人編為鑲黃、正白,、正黃三旗,將原三嘎山達(滿語鄉(xiāng)村之長之意),,授為三旗世管佐領,,分管各旗軍政民事。以捕獺庫爾喀人150名充兵額�,,q春協(xié)領的轄境:東至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東之黃島(今俄境)南至圖們江口左岸及以東(毛闊崴,、巖杵河、海參崴,,蘇城)一帶沿海區(qū)(今俄境),;西至圖們江、長白山分水嶺,、英額嶺,、哈爾巴嶺;北至平頂山,、高集嶺,、老松嶺、綏芬河流域,;東北至雙城子一帶(今均俄境),。
是年 由寧古塔移駐滿洲兵40名,挑新滿洲兵150名,,駐防琿春官兵有190人,。 (未完待續(xù))
一月初五 清朝廷命甲喇章京沙爾虎達征琿春地方,。
1645年 (清 順治二年)
是年 琿春一朝鮮會寧、慶源邊境貿易不定期改為定期貿易,,會寧每年一市(20天),;慶源兩年一市(15天),。
1646年 (清 順治三年)
十一月 賴達庫等又到北京進海豹等貢品,均受賞賜,。
1652年 (清 順治九年)
七月 清朝廷命梅勒章京沙爾虎達,,甲喇章京海塔尼噶禮統(tǒng)官兵駐守寧古塔。順治十年五月,,命沙爾虎達鎮(zhèn)守寧古塔地方�,,q春地方屬其管轄。
是年 琿春地方遭大水災,。圖們江沿岸良田,,多變成沙礫之地。
1653年 (清 順治十年)
是年 設寧古塔(今黑龍江省寧安市)昂幫章京(滿語,,“昂幫”漢譯為“大”,,“章京”漢譯為“官”,昂幫章京即大官,、將軍之意),。其轄區(qū)包括琿春地方,。
1659年(清 順治十六年)
是年 定外遣流犯,主要發(fā)往寧古塔昂邦章京管轄區(qū)的吉林烏拉,、打牲烏拉,、三姓(今黑龍江省依蘭縣)、拉林,、阿勒楚喀(今黑龍江省阿城縣),、伯都訥(今吉林省扶余縣)、席北(錫伯人居住地),、琿春,、寧古塔(舊城)等地,不編戶入籍,。
1662年 (清 康熙元年)
是年 升設鎮(zhèn)守寧古塔等處將軍,,衙署在寧古塔,琿春地方屬寧古塔將軍管轄,。
1673年 (清 康熙十二年)
是年 在寧古塔將軍管轄內的吉林,、寧古塔、三姓(今黑龍江省依蘭縣),、琿春等地,,按八旗制度將招撫的“新滿洲”4700余丁編為40佐領,委官統(tǒng)轄,。
1677年 (清 康熙十六年)
是年 清朝廷將興京以東,,伊通州以南,圖們江以北之地盡行封禁�,,q春地方被封禁的河流有:布爾哈通河,、海蘭河、嘎哈哩河(即嘎呀河),、呼蘭河(今板石鎮(zhèn)湖龍溝河),。山場有:湖珠山、阿布達里山,、烏爾琿山(今黑頂子山),、呼蘭山。
1688年 (清 康熙二十七年)
是年 開辟了寧古塔至三姓,、琿春兩條官道,。
1714年 (清 康熙五十三年)
三月一日 設琿春協(xié)領衙門,首任協(xié)領那爾六,,專城駐防琿春河地方,,隸屬于寧古塔副都統(tǒng)。設協(xié)領1員、佐領3員,、驍騎校各3人,,防御2人,云騎尉6員,,恩騎尉1員,,八品監(jiān)生2員,筆帖式2員,,教習1員,。將土著滿族庫雅拉人編為鑲黃、正白,、正黃三旗,將原三嘎山達(滿語鄉(xiāng)村之長之意),,授為三旗世管佐領,,分管各旗軍政民事。以捕獺庫爾喀人150名充兵額�,,q春協(xié)領的轄境:東至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東之黃島(今俄境)南至圖們江口左岸及以東(毛闊崴,、巖杵河、海參崴,,蘇城)一帶沿海區(qū)(今俄境),;西至圖們江、長白山分水嶺,、英額嶺,、哈爾巴嶺;北至平頂山,、高集嶺,、老松嶺、綏芬河流域,;東北至雙城子一帶(今均俄境),。
是年 由寧古塔移駐滿洲兵40名,挑新滿洲兵150名,,駐防琿春官兵有190人,。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