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班列助力中國與東南亞互聯互通
高喬 潘樂語
中國生產的家具,、廚具,,泰國產的榴蓮、山竹等熱帶水果,老撾的木薯粉……來自中國,、老撾、泰國的產品如今能在同一趟國際貨運線路中“相遇”,。近日,,“粵滇·瀾湄線”國際貨運班列暨中老泰國際貨物列車(昆明—曼谷號)成功開行,一條連接廣東,、云南與東南亞的國際貨運通道正式開通,。這是繼“滬滇·瀾湄線”“湘滇·瀾湄線”“川滇·瀾湄線”“云貴·瀾湄線”等中老鐵路“瀾湄+”系列成功開行后的又一新線路。近年來,,中國與東南亞國家間的國際貨運班列逐漸“連線成面”,,為地區(qū)經貿往來織密物流網絡。
促進互聯互通
據《日本經濟新聞》近日報道,,連接東南亞國家與中國之間的鐵路網建設正穩(wěn)步推進,。老撾萬象至中國昆明的高速鐵路、泰國羅勇至中國成都的貨運線路,、泰國曼谷至中國重慶的貨運線路等,,不斷推動中國與東南亞的互聯互通。中老鐵路作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工程之一,,將繼續(xù)向周邊國家延伸,,與更多地區(qū)建立廣泛直接的聯系。
中國與東南亞互聯互通不斷取得新進展,。今年6月,,西部陸海新通道中老泰馬跨境鐵路班列雙向首發(fā)。7月,,泰老跨境鐵路客運列車正式開始運行,,并且可以實現與中老鐵路國際旅客列車相銜接。
據統(tǒng)計,,今年上半年,,中老鐵路累計發(fā)送旅客達989.6萬人次,同比增長15.9%,。貨物運輸持續(xù)增長,,開行貨物列車9181列,全線累計發(fā)送貨物1004.9萬噸,。截至6月底,,中老鐵路客貨運輸服務網絡已輻射至老撾、泰國,、越南,、緬甸等12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以及國內31個省(區(qū)、市)主要城市,,有效擴大了中國與中南半島國家間的經貿往來,。此外,今年上半年,,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運輸量增長20.8%,,推動各方產業(yè)鏈深度融合。
凸顯互補優(yōu)勢
近年來,,中國與東南亞經貿往來日益頻繁,。據RCEP產業(yè)合作委員會發(fā)布的2024年度《中國—東盟經貿合作報告》,經濟聯動發(fā)展是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建設的重要推動器,。據統(tǒng)計,,2023年,中國與東盟國家雙邊貿易規(guī)模達6.41萬億元,;2024年上半年,,中國與東盟貿易總值為3.36萬億元,增長10.5%,,占中國外貿總值的15.9%,。作為對方重要的貿易伙伴,中國與東盟發(fā)揮互補優(yōu)勢,,推動經貿往來和經濟增長,。
“近年來,隨著中國與東南亞國家間高速公路,、鐵路線路持續(xù)增加,,雙方交通聯通程度不斷提升,為雙方經貿往來賦能,�,!睆B門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南洋研究院助理教授蘇世天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說。
蘇世天分析,,中國與東南亞鐵路線路不斷擴展,,有多方面積極因素推動。一方面,,中國與東盟及許多東南亞國家間的政治互信不斷提升,,為雙方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及開通貨運,、客運班列新線路夯實基礎,;另一方面,推動公路,、鐵路網建設契合了相關國家的發(fā)展訴求,。以中老鐵路為代表的交通基礎設施不僅為各國人員交流與貿易往來提供助力,還在東南亞地區(qū)發(fā)揮了重要示范效應,,推動更多國家與中國開展基礎設施建設合作,,推進區(qū)域經濟一體化進程。
發(fā)揮更大作用
日益緊密的國際班列網絡正為中國與東南亞經濟增添活力,。據泰國開泰研究中心此前發(fā)布的一項報告統(tǒng)計,,在經鄰國與第三國貿易的轉口貿易中,泰國面向中國的出口額有望在2024年達到2500億泰銖,,比前一年增長17%,。報告認為“途經中老鐵路的物流線路將在跨境和過境貿易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國際客運貨運班列往來頻繁,,意味著區(qū)域內經貿,、人員往來密切,中國與東南亞國家民間友好氛圍濃郁,�,!碧K世天說,中國與東南亞國家之間緊密的交通網絡,,將為商界,、學界、青年等多層面的交流創(chuàng)造更多便利條件,,進而推動民心相通,。
(摘自《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