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與四季
□夏學軍
有一個詞叫“季節(jié)感”,,我常常想,,如果可以選擇,一定要去四季分明的地方居住,,體會四季之美:春季溫柔,,夏季熱烈,,秋意繾綣,,隆冬厚重。可有時候我也想,,不該對四季抱有那樣的幻想和期待,隨遇而安吧,,住在哪里就接受哪里的一切,,氣候、人文,、氣味,、俗理、日出與日落,、輪回與更替,,從接受身邊的人開始,鄰里,、同事,、朋友、小商販和路遇的陌生人,。
倘若一年四季都是同樣的風景況味,,同樣的顏色,生活不知會少了多少樂趣和期待,,幸好我的小城,,冬有冬的樣子,夏有夏的意趣兒,,時而頑皮如孩童,,時而厚重如長者,每個季節(jié)都有專屬的性格標簽,。
戀人間的甜言蜜語,,雋永深情,海誓山盟時會情不自禁地說“許你四季”,,許的是一個天長地久,,可見四季有多美好、多珍貴,!四季分明的地方,,十月開始逐漸降溫,秋意日漸濃稠,,但樹還是綠的,,造成了小城人的“亂穿衣”。慢慢地草木染白霜,,再枯黃,,隨之葉片緩緩掉落,。此時若有滿城桂樹黯然飄香,灑落的粒粒金黃隨風一吹,,清香沁入心扉,,仿佛眷戀的鄉(xiāng)愁,繾綣著一種思量,。
秋天令我們像詩人一樣,,那天他忽然問我如何形容秋天?我深情地說:“終于等到你,,我醇厚溫暖的愛人,!”是的,秋天在我心里就是這樣的,,是燦爛,、成熟的季節(jié),如可相伴終身的愛侶,。他溫柔地看著我,,眼里有欣賞的光澤。
我雖然希望一年四季都是好天氣,,然而天有陰晴,,月有圓缺,乃大自然該有的樣子,。獨喜歡雪,,它是冬天的“圖騰”,看雪也成了南方人的執(zhí)念,,如同內(nèi)陸人對大海的執(zhí)念,。如果哪個冬天雪下得特別少,我就很難受,,覺得生活都沒有了動力似的,。落雪時一定要冒雪去山野里走一走,去踏雪尋梅,,化身孩童,,在雪地嬉戲,去欣賞一個潔凈的新世界,。隨著氣候的變化,,“大雪封門”的時候難再得,那如入“雪國”的視覺饕餮盛景,,只能去記憶里尋找了,。
靜默、深邃的冬天,同時也是堅韌的,、冷峻的,,有人會略有壓抑,所以有對綠的渴望,。盼著盼著,,“笨拙”中輕盈一轉(zhuǎn)身,就是春,!仿佛忽然而至呢,,萬物復(fù)蘇了。
誰不喜歡春天呢,!春天里陽光的味道,總讓我聯(lián)想到曬過的被子,,殘存在每一個縫隙中的溫暖,,是春天予我的體驗饋贈。記得偶爾有一次說起陽光的味道,,有人說那是“螨蟲尸體的味道”時,,雖然驚愕不已,但我還是一本正經(jīng)地說:“尸體味道挺好聞的,�,!蹦莻男生笑出了眼淚。
我與那個男生從春天一起走到了夏季,,走到以后的一個又一個夏季,,直到現(xiàn)在。我倆在炎熱的夏季里相愛,、結(jié)婚,,盛夏的晚風中,我們的腳步已不再匆匆向前追趕,,光著腳走在時光的罅隙里,,幸福得忘了春天的模樣,也來不及細想秋天的情節(jié),,盡享當下的美好時光,。
記得奶奶在世的時候說過一段話,大意是:一年四季就像人的一生,,想要體體面面一輩子,,可得好好修行呢,這體面的人啊起碼要有分寸,,隱隱約約要有個界限約束著,,該說的、該做的都要拿捏得當,。
奶奶一生充滿坎坷,,同樣也充滿智慧,,無疑是生活的智者,她老人家在教我如何做一個“感性,、多情,、得體”的人。
如果形容四季的“體面”,,大概就是個“分明”吧,。春夏秋冬如約而至,不搶步,,也不遲到,,每一個季節(jié)都有秩序地按時到達,也沒磨滅自己的特點,,春天百花開,,夏日蟬長鳴,初秋飄黃葉,,冬日滿飛雪,,四季分明中讓人類充分地體會到季節(jié)更替之美。
不妨身體力行,,去做一個樸素的觀察者與探索者吧,,四季就隱匿在觀察與體驗背后,用心了,,不間斷生出新的體驗,,成就人生的過去、當下和未來,。
如今是科技改變生活的時代,,大幅度線上生活,遮蔽了不少我們與四季,、與自然的親密接觸,,所以我們被倡導(dǎo)放下手機、親近真實,。那就不如聽話,,重新審視四季生活,審視你與這座城市的關(guān)系,,審視它美好,、宜居的那一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