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遇谷雨
□高婉怡
“細雨連綿暮春到,,雨生百谷夏將至,。”春天從立春而始,,緩緩走過雨水,、驚蟄,、春分,來到了谷雨時節(jié),。此時放眼望去,,草長鶯飛,,牡丹花艷,春耕農忙,,正是萬物盡情生長的大好時光,。谷雨帶著對春意融融的歡喜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一路走過春雨綿綿,,穿過田野山林,,走在生機勃勃的路上。谷雨,,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六個節(jié)氣,,也是春天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谷雨時節(jié),,不涼不燥,,春日安寧,陽光正好,。朵朵百花趕在晚春時節(jié)綻放,,小小的青杏在枝頭長大,稻苗在春雨里搖曳扎根,,一年的希望在春風里肆意生長,。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曾記載:“蓋谷以此時播種,自上而下也,�,!惫扔辏谴焊暮脮r節(jié),。當遠處山林里隱約從來一聲聲婉轉清脆的“布谷布谷”,,休息了一個冬天的人們便知道要開始著手春耕了。對于祖祖輩輩以農為生的爺爺來說,,谷雨是要數著日子等待的節(jié)氣,。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最需要雨水的滋潤。而此時谷雨的到來,,正為這場春耕帶來了足夠滋潤的雨水,。
從小我便知道,爺爺那老一輩對土地有著很深厚的感情,,可以說他們大半輩子的生活都在地里,。他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堅守著四時之常,,在一樁樁農事里耕耘生活的希望,。他們懂得“雨生百谷”的道理,,也知道“一粒雨一粒谷”的意義,更清楚谷雨是播種稻苗最好的時候,。在他們的心里,,有“春華”才會有“秋實”,只有“春種一粒粟”才能“秋收萬顆子”,。這些農耕智慧,,既是人與自然的相處之道,也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對自然節(jié)氣的尊重與傳承,。
除了春耕的新生蓬勃,,谷雨也帶來了細雨綿綿的詩意。這雨,,是王維筆下的“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是鄭板橋筆下的“正好清明連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間”,,更是黃庭堅筆下的“落絮游絲三月候,風吹雨洗一城花”,。經過了谷雨的滋潤與洗滌,。遠處的山間林野峰巒疊翠,田里的稻谷綠油油一片,,池塘湖面隱約可見小荷才露尖尖角,,綠色與花艷交相輝映,裝點谷雨這最后一抹春光,。正所謂,,谷雨過后再無寒,人間芳菲已向暖,。
雨落生百谷,,萬物皆可期。作為春天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谷雨有著看不盡的春雨連綿,,品不完的春花爛漫。它像一壺裝滿春日的清酒,,飲醉了浪漫的人間四月天,。谷雨至而春將歸,時間在流淌,,歲月在成長,,那就將所有新生與希望留在這個春天,等待夏日的生生不息與熱烈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