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驚蟄:春雷驚萬物 蟄蟲喚銀鋤
新華社記者 楊金志 郭慕清
一聲春雷響,,人間萬物蘇。驚蟄,,古稱“啟蟄”,,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三個節(jié)氣,標(biāo)志著仲春時節(jié)的開始,。在許慎的《說文解字》中,,“蟄”釋為“藏也”。元代文人吳澄編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這樣寫道:“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惫湃苏J(rèn)為,動物冬藏伏土,,不飲不食,,當(dāng)春雷隱隱、大地回暖時,,它們就被驚醒了,。其實,這主要還是溫度變化的結(jié)果,。
我國古代將驚蟄分為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為鳩,。元稹對驚蟄的描寫貼合這“三候”,,他寫道:“陽氣初驚蟄,韶光大地周,。桃花開蜀錦,,鷹老化春鳩�,!�
輕雷驚春,,萬物變化,,有東風(fēng)勁、韶光暖,,也有花雨香和鳥雀鳴,。元稹通過詩情畫意的語言,一點點在天地間慢慢鋪展開來的斑斕春色,,揉在字里行間,。讀之,仿佛身臨其境,。
驚蟄時分,,有不少民俗,“驅(qū)蟲”是比較有意思的一個,。因“春雷驚百蟲”,,老百姓擔(dān)心蛇蟲鼠蟻等殃害莊稼,或滋擾生活,,所以會驅(qū)蟲�,!肚Ы鹪铝睢酚涊d:“驚蟄日,,取石灰糝門限外,可絕蟲蟻,�,!�
在民間,還流傳“驚蟄吃梨”的民俗,。在傳統(tǒng)文化中,,一般節(jié)日忌諱吃梨。不過,,此時吃梨,,寓意著和害蟲分離,遠(yuǎn)離疾病,。俗話有云“冷驚蟄,,暖春分”,從養(yǎng)生的角度講,,仲春時節(jié)還是乍暖乍寒,,容易口干舌燥,吃梨可以助益脾氣,,令五臟平和,,可增強(qiáng)體質(zhì),抵御病菌的侵襲,。
《爾雅·釋詁》中曰:“蟄,,靜也,。”正如古人所說“龍蛇之蟄,,以存身也”,。世間紛紛,總有起伏,,因此古人常以“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來自勉,指人應(yīng)相時而動,,因勢而變,。有時,“蟄”是為了“驚”,,需當(dāng)“蟄”而伏,,當(dāng)“驚”便起,這也是驚蟄帶給人們的重要生存智慧和人生哲學(xué),。
(新華社上海3月4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