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至韻味
□廉彩紅
冬至,,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至”是極致之意,,古人說,,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因而冬至,,又名日短至,、冬節(jié)、亞歲,、拜冬等,。冬至有三候,一候蚯蚓結(jié),、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動。蚯蚓是陰曲陽生之物,,冬至時節(jié),,陽氣雖生,但陰氣仍很旺盛,,土中的蚯蚓依然蜷縮著身體,。麋鹿者,四不像動物也,,過去認為它角似鹿,,頭似馬,體似驢,,蹄似牛,,但又不全像以上四種動物中的一種�,!对姟ば⊙拧で裳浴分姓f:“水邊,,岸旁,彼何人斯,,居河之麋,。”麋與鹿雖然同科,,但陰陽相異,。古人認為麋角向后而生,即為陰。冬至開始陽生,,麋感覺陰氣漸退,,就開始解掉麋角�,!墩f文》中就云:“麋冬至其角,。”此時山中的河水可以隨意流動,,還帶著溫熱的溫度,。冬日暖陽下,水聲潺潺,,發(fā)出“叮叮咚咚”或“嘩嘩嘩”的聲音,,水面平靜得如一面鏡子, 清澈得可以看見水中游弋的魚兒,。
因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jié)氣循環(huán)的開始,,因而冬至在老百姓心里被認為是一個黃道吉日,值得慶賀,。更有“冬至大如年”這個流傳千百年的說法,,可見古人對冬至是極其重視的。在冬至之時,,人們互相慶賀慶祝,。《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薄稌x書》上也有記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于正旦,。”元朝王丹桂在《春從天上來·冬至日》中也寫道:“兔走烏奔,。競西沒東生,,四序潛分。亞歲方迎,,萬戶千門,。歡笑共慶良辰�,!狈饨〞r代的達官貴人在冬至后還會開展消寒活動,,即選擇一個九日,,一些文人、士大夫相約九人一起飲酒,,酒席上必定九碟九碗,,因九與酒諧音,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飲食上,北方人冬至這天宰羊,、吃餃子餛飩,,南方人是吃米團、長線面等,。
我們地處豫北,,自然是吃餃子的習俗 。小時候在農(nóng)村生活時,,我們口頭話就是“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母親在冬至這天大清早就從土坑里刨出蘿卜,切片煮熟,,再剁碎,,搦去水分,放入碎肉,、姜末,、蔥末等,加入鹽,、味精,、五香粉等調(diào)料調(diào)拌均勻,餃子餡兒就做好了,。母親和好的面就開始包餃子了,。一個個白生生圓鼓鼓的餃子浮蕩在湯鍋里,撈在碗子,,冒著裊裊熱氣,,香氣四溢。但小時候我不愛吃肉,,因而對餃子也不甚喜,。母親總是哄著我,,她揪揪我的耳朵說:“耳朵凍掉了,張仲景可不來救你,�,!蹦菚r候不知道張仲景是誰。長大后得知,,張仲景是古代大名醫(yī),,被譽為“醫(yī)圣”,冬至吃餃子和他有著很深淵源,。餃子在我心里頓時神圣高大起來,,吃完餃子后再摸摸耳朵,默念道:“不會掉了,,不會掉了,。”
冬至一來,,極寒天氣就到了,。民謠中唱道:“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梨牛遍地走�,!泵裰{是民間智慧的結(jié)晶,,密切聯(lián)系著天氣和生活、土地和莊稼,,生動傳神,,韻律流暢,朗朗上口,。
人們很少能在外面負暄曬暖了,,大伙兒圍在室內(nèi)火爐邊,閑話家常,,吃零食,。若是有雪,隔窗望著外面大雪飛揚,,心里蕩漾出安寧和暖意,。杜甫有詩曰:“窗含西嶺千秋雪”,確實是的,。飛飛揚揚的大雪帶給詩人靈感,,而老百姓卻用最質(zhì)樸通俗的話說“瑞雪兆豐年,。”無論是詩歌還是民諺我們都喜歡,,生活本來就是一半詩意,,一半煙火。
冬至可謂是獨具韻味和詩意的節(jié)氣,。惟愿每個人都能在冬至之時,,獲得自己的冬日之美,雖寒風蕭瑟,,卻心有暖陽,,迎接新的一年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