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帶別勒太緊 小心胃內容物反流
李譜
你是不是經常咽干,、咽痛和嗓音沙啞,還伴隨胸前疼痛或燒心,,難道是咽炎犯了嗎,?未必!還有可能是一種近年來耳鼻喉科醫(yī)生比較關注的疾病——咽喉反流綜合征,。特別是這個病的高風險人群,,更要注意調整飲食和生活方式,避免激發(fā)“反流”,。這個病�,!皞窝b”成咽喉炎
咽喉反流綜合征是指胃內容物異常反流至食管上括約肌以上的咽喉部而引起的一系列癥狀、體征和疾病的統(tǒng)稱,,患病率為10%至35%,。
除了胃蛋白酶和胃酸以外,胃內容物還包括膽汁酸及胰酶,。上述胃內容物經食管反流后能夠刺激損傷咽,、喉部黏膜,造成黏膜炎癥,、上皮增厚及分泌物黏稠,,從而引起咽異物感、咽喉痰多,、慢性清嗓,、發(fā)音疲勞及聲嘶等癥狀。
值得一提的是,,絕大多數咽喉反流綜合征的患者都會出現聲音嘶啞的癥狀,,因此大多前往耳鼻喉科門診就診,但由于該病病因特殊往往容易被誤診為普通咽喉炎,。結果,,抗生素、清熱祛火類中成藥沒少吃,,卻并不對癥,,導致患者服藥后仍然久治不愈,給生活和心理造成較大影響,。
隨著耳鼻喉科醫(yī)師們近年來對咽喉反流綜合征的認識不斷加深,,發(fā)現該病在臨床上較為常見,50%以上的嗓音疾患與此有關,。
不良作息習慣也能引起反流
從醫(yī)學上來看,,這種胃內容物反流導致咽喉病變的困擾,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
疾病因素是引發(fā)反流的一大原因,,比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也很容易誘發(fā)反流,,侵害咽喉健康;從生活和精神因素來看,,飲食及作息習慣欠佳以及抑郁緊張等精神困擾也很容易引起反流,。
另外,從解剖因素來看,,咽喉部較為脆弱,,抗酸能力較差。胃內容物反流至咽喉部位時,,自然而然會對咽喉黏膜產生刺激與傷害,。與之相應的,反流物質通過刺激食管迷走神經,,在引發(fā)咳嗽嚴重損傷聲帶黏膜的同時,,引起上食道括約肌的松弛反射,使反流入咽喉的胃內容物增多,。
目前認為,,咽喉反流綜合征與以下疾病有關,包括慢性咽炎,、慢性喉炎,、喉部接觸性肉芽腫、聲門下狹窄,、陣發(fā)性喉痙攣,、聲帶白斑、哮喘等多種疾病,。特別是最近,,該病還被懷疑是無煙酒接觸史的喉癌患者的危險因素。
高風險人群有癥狀要就醫(yī)
咽喉反流綜合征的高風險人群包括長期吸煙飲酒者,,胃食管反流病,、食管裂孔疝等患者,肥胖,、習慣性嘔吐者,,進食高糖、高脂及刺激性食物者,。當出現疾病相關癥狀并遷延不愈時,,應盡早前往耳鼻喉科門診接受�,?圃u估和檢查,。
咽喉反流綜合征的診斷依賴于患者的癥狀問詢及內鏡檢查。與咽喉反流綜合征最為密切的鏡下表現包括:披裂,、后聯合區(qū)域紅斑,、水腫及增生,,聲帶及氣管黏膜廣泛水腫。
目前根據患者癥狀,、喉鏡檢查喉部嚴重程度,,學界已經制定了反流癥狀指數量表和反流檢查計分量表。當反流癥狀指數量表大于13分,、反流檢查計分量表大于7分可認為異常,。
咽喉反流綜合征是一種涉及耳鼻咽喉科、呼吸科,,以及胃腸病科的多種化表現的疾病,。目前,對于該病的治療爭議頗大,,尚無統(tǒng)一有效的治療方案�,,F階段推薦的治療方案為抗反流治療,包括行為治療和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的目的在于抑制胃酸分泌及促進腸胃排空,。藥物包括質子泵抑制劑(奧美拉唑、泮多拉唑等),、H2受體阻滯劑(西咪替丁,、法莫替丁)和腸動力藥(莫沙比利),。質子泵抑制劑和腸動力藥應在飯前半小時服用,,而H2受體阻滯劑常在睡前服用。藥物治療應在3個月以上,,一般需2至4周方能顯效,。
阻止反流須改掉四個習慣
行為治療在于改變與反流有關的飲食及作息習慣,包括:
改變飲食習慣 戒煙,、酒,,減少攝入過多的高糖及高脂食物、酸性水果及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上述食物能夠刺激胃酸分泌并增加胃內壓,導致胃內容物反流,。
調整進餐方式 以少食多餐為主,,睡前2至3個小時需嚴格禁食,適當將頭部抬高5至8厘米,。臥位容易增加胃酸反流的幾率,,采取上述措施能夠有效降低睡眠過程中胃酸分泌及胃內容物反流。
避免腰帶過緊 腰帶過緊易導致胃內壓增高,促使胃內容物反流,。
控制體重 增強鍛煉,,避免肥胖。 肥胖可引起上氣道狹窄,,睡眠吸氣時咽喉腔負壓形成可導致胃內容物反流,。
(摘自《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