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月近人
□葛亞夫
秋水路濕漉漉的?抬眼望,,才發(fā)現(xiàn)是月光,!秋月濕氣重,月華黏人,,落在哪都會生出胳膊和腿腳,抱住不放,,露珠也淚水般越蓄越大,。定睛再看,月亮很大,、很圓,。快中秋了,!女兒走出校園大門,,像從張九齡的詩句里升起。我還沒揮手,,她就看見我,,跑過來。書包大而重,,讓她少年的腳步略顯老態(tài),,步履蹣跚。我接過她的書包,,順手指指月亮:今天的月亮大吧,!過兩天就中秋了。她瞥一眼,,沒接話,。月亮離她太遠,遠到不關(guān)己,,不關(guān)心,。
女兒上初中后,每天不是上學,,就是在上學路上,,哪有時間關(guān)心月亮呢,?哪怕是中秋的月亮。她認識的月亮,,都泊在詩詞里,,李白的,杜甫的,,蘇軾的……就是沒有她自己的,。
一路上,我跟女兒說起月亮,,中秋——都是很多年前的了,,那時我也是她這般年齡,那輪月至今還照著我,。但是,,它明顯照不到女兒。女兒皺著眉頭,,把手伸出車窗外,,展開。我的侃侃而談,,嘩嘩而過,。她忽然攏起手指,喃喃道:月亮好近�,�,!天上應該太冷了吧?
女兒把車窗放大,,讓更多的月光照進來,,甚至想讓月亮也進來,到車里暖和暖和,。
中秋月近人,。我怎么沒想到呢?不只是我,,李白,、杜甫和蘇軾們也沒想到。李白“舉杯邀明月”,,只是做樣子,,“把酒問月”又拿月當行酒令,發(fā)牢騷,。杜甫“滿目飛明鏡”,,念叨得卻是“月是故鄉(xiāng)明”。蘇軾拿中秋月入陽關(guān)曲,,不是“但愿人長久”“共嬋娟”,,就是“明月明年何處看”,。月亮就是一個感懷、抒情的杯具,,誰又想過它是否有情感,、知冷暖?
宋人金盈之在《新編醉翁談錄》里說:“中秋,。京師賞月之會,,傾城人家女子,不以貧富,,自能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飾之。登樓,,或于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惫磐駚恚覀兌枷窨欣献�,,對月亮只是一味期許和索求。陰晴圓缺,,就是規(guī)求無度的證明,。
地下車庫里,蟲鳴時斷時續(xù),,瞿……瞿瞿……應該是蟋蟀,。年少時,我在故鄉(xiāng)聽過蟋蟀讀《詩經(jīng)》,�,!绑霸谔茫瑲q聿其莫,。今我不樂,,日月其除。無已大康,,職思其居,。好樂無荒,良士瞿瞿……”那時蟋蟀年輕氣盛,,口齒清晰,,字正腔圓,聲音此起彼伏,,波瀾壯闊,。
天涼了,,蟋蟀開始近人。但人似乎不近人情,,它們只能藏身于墻根,、地下車庫。
晚上讀書,,越讀越?jīng)�,。關(guān)上燈,月光怯生生溜進來,,相見不相識,。打開老家的監(jiān)控,父母坐在院里剝玉米,,斷斷續(xù)續(xù)說話,。月光趴在他們背上、肩上,、白發(fā)上……渾身上下,,都閃閃發(fā)光。蟈蟈,、紡織娘和蟋蟀的聲音把小院填得滿滿堂堂,。父母在說中秋節(jié),計算他們遠方兒孫回家的日程,。一滴露落在一旁的臉盆里,,水中的圓月頓時生出皺紋,“啪”地碎了,。
父母老了,,像天上的月亮,漸漸耐不住秋寒,,感到冷,,想近人�,!妒酚洝氛f:“月者,,天地之陰,金之神也,�,!边@些年,父母一直是我有求必應的金神,,我卻忽略了他們的所求,。
月光走過書桌,循著手臂,,窩在我懷里,。月到中秋,,分外明,分外涼,,也分外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