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顯示老人有伴可降低癡呆癥患病風險
關懷是應對疾病的一劑良藥
浙江老年報記者 徐小翔
88歲的王老性格開朗,積極樂觀,。退休后,,他與老伴攜手共度晚年,享天倫之樂,。二老從年少時便相濡以沫,,共同走過近70個春秋。然而從1年前開始,,王老逐漸出現記憶力下降的情況,,常常忘記昨天做過的事,,想不起上一頓飯吃了什么,但對年輕時候的往事,、老同事們仍然記憶清晰,。
隨后,在家人陪伴下,,老人到醫(yī)院就診,,被診斷為阿爾茨海默病。經一段時間治療,,病情較為穩(wěn)定,。
可最近半年,王老又遇到新問題:每天晚上只能從8時睡到10時,,然后就不能再次入睡,,夜間還會思緒混亂,翻找東西,。
出現失眠問題后,,他嘗試許多促進睡眠和控制精神癥狀的藥物,但效果甚微,,隨著藥物加量,,逐漸產生副作用,。白天精神越來越差,,總是很困,雙腿無力,,由一開始自己拄拐行走,,逐漸變成需要兩個人攙扶才能緩慢挪步。
為解決問題,,老人住進寧波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外灘院區(qū)老年醫(yī)學科,。經過認知障礙多學科干預,其他情況都有了好轉,,睡眠也有一定程度改善,,但他白天有時仍會出現幻覺,在親屬探望,、視頻通話時會哭泣,。
雖然老兩口分床睡已有20余年,但在醫(yī)生建議下,,老伴開始每晚陪伴王老入睡,,老兩口彼此緊握雙手,老伴還在交談中盡力幫助他舒緩情緒,,多安慰和關心他的心理狀況,。同時,,在家人和醫(yī)生的勸說下,他開始應用抗抑郁藥物,。此后,,老人睡眠逐漸好轉,可以與老伴握著手睡到天亮,,夜間不再起來上廁所,,白天的精神狀態(tài)也好轉不少,可以進行一些能力范圍內的日�,;顒�,。
“單身或增加老年癡呆風險�,!痹撛豪夏赆t(yī)學科副主任醫(yī)師胡巧霞表示,,國外一項研究顯示,一直單身的老人相對已結婚的老人,,老年癡呆癥發(fā)病率要高出42%,,喪偶老人比有配偶的老人患老年癡呆癥的概率高出20%。
胡巧霞認為,,家人的陪伴,、理解、疏導,,在患者治療中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子女、愛人等重要家庭成員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