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韓國品中國書香茶韻
睿加 江悅
攜一捧書卷,品一壺清茗,是頗具中國風(fēng)韻的雅趣,。在韓國首爾,,僑胞樸永哲創(chuàng)辦“一心茶館·書吧”,,為在韓華僑華人提供了一個品中式書香茶韻的角落,。源自熱愛
樸永哲是一名資深茶迷,。2015年,,初到韓國工作的他因為“思茶情切”,,流連于各個茶館,。“韓國不乏茶館,,但大多缺乏中國韻味,,語言障礙也讓我難以感受品茗之趣。好在我結(jié)識到不少華僑華人茶友,。一位朋友在韓國有一間店面,,提議我自己開辦茶館。于是,,我便從中國茶愛好者轉(zhuǎn)為從業(yè)者,。”樸永哲回憶,。
“讀書的想法則是源于一次茶話會,。”他說,,“那次,,我發(fā)現(xiàn)自己很難找到話題與大家交流。這讓我深感自身知識的匱乏,。由于工作繁忙,,我讀書的時間太少了�,!�
重拾閱讀的想法在樸永哲心中越來越強烈,。他開始從線上線下各類平臺收集中文書�,!拔疑磉呉灿胁簧僦形臅鴲酆谜�,,我便萌發(fā)了分享書籍的想法�,!�
樸永哲在茶館里騰出中文書閱讀空間,,并將店鋪命名為“一心茶館·書吧”。目前,,書吧的藏書有3000余冊,。“這個數(shù)目與國內(nèi)任何一家書店相比都是小巫見大巫,,不過在韓國已經(jīng)算是難得,。”樸永哲說,,“甚至有不在首爾的書友找到我,,希望給他郵寄中文書,。”
堅守初心
“一心”是樸永哲店鋪名稱的前綴,,也是他傳播中國書茶文化的初心,。
茶館開辦之初,打消客人對實體茶館的質(zhì)疑是樸永哲面臨的首要難題,�,!霸S多客人認(rèn)為,在韓國購買茶葉茶具不如從中國網(wǎng)購合適,。但我覺得,,茶館是中國茶文化的重要載體�,!睆膰�(yán)格把關(guān)茶葉茶具選購,,到講解茶知識、舉辦品茶活動,,樸永哲力求將茶文化嵌入茶館的每處細節(jié),。“原來茶還可以這樣喝�,�,!”不少客人向樸永哲反饋,從茶館了解到茶知識,,體會到品茶樂趣,,改變了原有看法。
店鋪的另一組成部分——中文書吧,,則體現(xiàn)了樸永哲“用中文書籍傳播中華文化”的想法,。“我希望向在韓華僑華人提供公益性閱讀空間,,讓他們在韓國更容易讀到中文書籍,。這也是我取名為‘書吧’而非‘書店’的緣故�,!�
“‘一心茶館·書吧’目前處于非營利狀態(tài)�,!睒阌勒芴寡�,,“但我認(rèn)為它有助于中國文化傳播,這對我來說意義非凡,。我相信,,社會效益積累到一定程度,會逐漸轉(zhuǎn)變成經(jīng)濟效益,�,!�
精神家園
“一心茶館·書吧”開業(yè)以來,,吸引了眾多中華文化愛好者,成為不少華僑華人感受中國書香茶韻的精神家園,。一名建筑行業(yè)從業(yè)者就是其中一員,。樸永哲介紹:“他是我的鄰居,常來店里品茶讀書,,一坐便是幾個小時,。他與我相約,將來退休或茶館書吧遠遷,,他也要來和我一起喝茶,、分享書籍�,!�
今年“4·23世界讀書日”,,“一心茶館·書吧”承辦了一場讀書交流會。17名書友集聚一堂,,交流讀書心得,。一名書友說:“在這里,中式的氛圍和親切的華人面孔都讓我感到很溫馨,�,!�
除品茶、讀書外,,“一心茶館·書吧”還舉辦中國書法,、古箏、傳統(tǒng)中國服飾等相關(guān)活動,。
“一心茶館·書吧”為在韓華僑華人提供了感受書香茶韻的場所,,不少華僑華人也為“一心茶館·書吧”提供了支持。
“我曾收到一個匿名包裹,,三個袋子里裝有40多本書,。這樣的慷慨捐贈來自一名陌生網(wǎng)友,讓我十分驚喜與感動,�,!睒阌勒苷f,“我希望,,在韓國能找到更多中華文化愛好者,。我們會一起在海外傳播中華文化�,!�
(摘自《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