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家子滿族鄉(xiāng)東崗子村村民關艷秋——“讓紫蘇葉變成致富葉”
本報記者 楊文奇
“最近幾天,我都在移栽紫蘇苗,,明天就能栽完,。”琿春市三家子滿族鄉(xiāng)東崗子村村民關艷秋說。記者見到關艷秋時,,她正在大棚里移栽紫蘇苗,。她說,移栽的活兒已經干了好幾天,,最初栽的紫蘇苗已經緩苗了,。
關艷秋是土生土長的三家子人,種植蘇子已有16年了,,如今她家大棚里產出的紫蘇葉主打上海、青島等地市場,,有了固定的消費群體,。因為種植紫蘇,她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談起種植蘇子的歷史,,關艷秋如數家珍:“2007年,我開始種植蘇子,,當時只有一棟冷棚,,蘇子葉產量不高,沒有固定的銷路,,只好在市場上擺攤售賣,,那時真不容易啊……”
萬事開頭難。經過多年的摸索,,關艷秋掌握了一套成熟的蘇子種植管理方法,,產出的紫蘇葉品質優(yōu)良,有了名氣,。延吉市一家企業(yè)老板上門找到了關艷秋,,希望定期收購紫蘇葉,從此,,紫蘇葉打開了銷路,。
此后,關艷秋逐漸擴大紫蘇種植規(guī)模,,完善冷棚基礎設施,,嚴控紫蘇種植標準,還與物流企業(yè)合作,,通過空運的方式將紫蘇葉發(fā)往全國各地,,讓外地消費者吃到了“琿字號”紫蘇葉。
如今,,關艷秋種植了3棟冷棚和1棟暖棚的紫蘇,。每年12月份,暖棚里的紫蘇葉可賣到每公斤80元。
關艷秋說,,蘇子葉與別的蔬菜不同,,要長一茬摘一茬,每隔一天就得摘一次,,從5月中旬開始采摘,,冷棚里的紫蘇葉可采摘到11月份,暖棚的能采摘到12月份,。這些年,,她都是半夜12點來到大棚,一直采摘到天亮,。隨后,,分類紫蘇葉,確保大小一致,,品質優(yōu)良,。
富起來的關艷秋沒有忘記鄉(xiāng)親們。她免費為村里的脫貧戶提供種子,,幫助他們種植紫蘇,,再以市場價進行回收。如今,,關艷秋已幫助東崗子村6戶脫貧戶建起了8棟大棚,,其中,脫貧戶關勝靠著種植2棟大棚的紫蘇,,年純收入達3萬余元,。
關艷秋說:“為發(fā)展紫蘇種植產業(yè),村里爭取了專項資金,,鼓勵支持我注冊綠色商標,,積極打造品牌。我要擴大種植規(guī)模,,嚴控種植標準,,讓紫蘇葉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致富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