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給人生設限 才有更多可能
□楊朝清
最近,,視頻《我:畢業(yè)5年,,存款5000 她:中傳碩士,火鍋店保潔》登上B站熱榜,,超500萬的播放量,,令網(wǎng)友直呼“治愈”。視頻主人公“彎彎”和“超超”就讀于同一所211名校,,而且還是室友,,但之后她們卻“高開低走”。一位家在農(nóng)村,,一位父母曾是下崗工人,,這兩位女孩沒有很好的家庭背景,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堅持考上名校,,其中一位還讀了碩士,,是某種意義上“別人家的孩子”。在教育得到越來越多價值認同的當下,,“名校畢業(yè)5年存款五千”難免會被一些人當成失敗者,,遭遇歧視與污名化,。
當大多數(shù)人都熱衷炫耀成功的時候,敢于分享所謂的失敗,,也是一種豁達,。“名校畢業(yè)5年存款五千”之所以撫慰人心,,就在于它傳遞了這樣一種價值觀——教育只是生活的過程,,而不是生活的預備;哪怕一時難以取得成功,,聽從內(nèi)心聲音,、勇敢做“真我”,也彌足珍貴,。
讀書時成績好,,工作后待遇好,結(jié)婚后家庭好,,生育后孩子好……在人為建構(gòu)的“意義之網(wǎng)”里,,人生就應該像永不彎曲的直線一樣不斷上升。殊不知,,“直線型人生”只是一種理想狀態(tài),,大多數(shù)人的人生道路都是曲折復雜的。就像電視劇《狂飆》主演張頌文一樣,,正是有了之前多年“冷板凳”的經(jīng)歷,,才會有“一劇成名天下知”。雖然畢業(yè)5年存款五千確實不多,,但我們不能忽略當事人的積淀與成長,。
在平凡的世界里,絕大多數(shù)人都會經(jīng)歷形形色色的不如意,。面對機會不退縮,、勇敢去嘗試,需要努力時不吝惜,、能吃苦,,失敗時不灰心喪氣、自怨自艾,,這兩位坦然呈現(xiàn)“高開低走”的名校畢業(yè)生,,用真誠的態(tài)度打動了網(wǎng)友,提供了一種稀缺的“精神食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