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琿春人民抗日斗爭研究(一)
□劉鑫
“山山金達萊,,村村烈士碑”是對延邊(抗日時期東滿地區(qū),以下略同)人民革命斗爭歷史的真實寫照,,同時也是琿春人民抗日武裝斗爭的真實寫照。自日本帝國主義入侵延邊以來,,琿春人民奮起反抗,,在黨的領導下同日本侵略者進行了可歌可泣的頑強斗爭。黨領導琿春人民奪取抗日武裝斗爭勝利的歷史,,證明中國共產(chǎn)黨是抗日斗爭的中流砥柱,,各族人民的英勇奮斗是抗日斗爭取得勝利的重要保證。
一,、琿春人民反對日本入侵的斗爭
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后逐漸形成軍國主義,,圖謀對外擴張侵略。到19世紀80年代,,日本統(tǒng)治集團醞釀“大陸政策”(立足于用戰(zhàn)爭方式侵略和吞噬日本周邊大陸國家的對外擴張政策),,加緊準備制造事端。琿春地處中國,、朝鮮,、俄羅斯三國的交界地帶,因地理位置特殊,,日本帝國主義虎視眈眈,,屢次進犯,妄圖盡早占領琿春和延邊地區(qū),,為侵占東北乃至全中國打開通道,。日本帝國主義入侵琿春
日俄戰(zhàn)爭以后,日本帝國主義把延邊地區(qū)作為擴大侵略的重要戰(zhàn)略,,叫嚷:“倘若我不占領間島(延邊)之地則不能確保會寧之地,。”日本帝國主義把入侵琿春作為侵占延邊占領東北的第一步,,與沙俄瓜分中國東北勢力范圍時,,又積極策劃入侵延邊的陰謀,琿春就成為了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入侵中國挑起事端的首選區(qū)域。
日本侵略琿春的歷史由來
日俄戰(zhàn)爭(1904-1905年)后,,俄國把中國東北的北部作為其勢力范圍,,日本把長春以南的地區(qū)作為其勢力范圍。1907年7月30日,,日俄政府簽訂《日俄條約》和《日俄密約》,,以條約的形式,把他們在東北的權益確定下來,。從此,,侵占中國東北一直成為日本“大陸政策”的焦點。
1909年,,日本帝國主義通過與清政府簽署侵犯國家主權的《間島協(xié)約》為日本侵略延邊大開方便之門,。內(nèi)容涉及搶奪吉林、朝鮮會寧的鐵路修筑權,;開放琿春等地為日本的商埠地,;取得對延邊朝鮮族的領事裁判權。同年11月2日,,龍井設立“間島總領事館”,,在琿春等地設立了領事分館�,?傤I事館警察署同時在延邊各縣設立警察分署,。僅琿春境內(nèi)就有三處:琿春警察署、琿春頭道溝警察官派遣所,、黑頂子警察分署,。進而“統(tǒng)制”朝鮮族人民,從而利用武力殘酷鎮(zhèn)壓延邊各族人民的反抗斗爭,。
1917年9月,,琿春緝私隊捕獲私鹽犯,日本駐琿春領事分館主任巖越美高向中國提出“抗議”,,狡辯這些鹽犯是“日本僑民”,,要求“引渡”。同月15日,,日軍以“保護僑民”為由,,派兵由朝鮮慶源、訓戎乘木船渡過圖們江,,強行占駐琿春,,這是日本侵略者第一次侵入琿春。1920年9月,,日本侵略者使用錢財買通匪首,,并在土匪隊伍內(nèi)安排日本奸細,,策謀襲擊琿春縣城。同年10月2日,,土匪突襲琿春城內(nèi),,火燒日本領事館,打死11名日本人和6名朝鮮族,,商號6處被毀后撤走,,制造了“琿春事件”。
日本把“琿春事件”的責任歸咎于延邊反日的群眾和武裝團體,,以“保護日人的生命安全”為借口出兵“剿討”,,制造“庚申年大討伐”。琿春等延邊各地朝,、漢民眾被殺害的有3500余人,,被抓獲的有5058人,燒毀房屋2500余戶,,燒毀的私立學校有30余所,,延邊和東寧縣蒙受經(jīng)濟損失達187萬8千余元。
日軍的罪惡滔天的侵略行徑,,點燃延邊地區(qū)各族人民的極大憤怒。1920年10月21日,,琿春等5縣公民聯(lián)合發(fā)表聲明譴責日軍侵略罪行,,并強烈要求其立即撤退。日軍于1921年5月被迫撤兵,,卻增加了延邊各縣的日本警察數(shù)量,,無能可欺的中國政府采取了完全默認的態(tài)度。
日本帝國主義對琿春人民的殘暴統(tǒng)治
日本帝國主義并吞朝鮮后,,瘋狂搶奪朝鮮農(nóng)民賴以生存的土地和糧食并使其破產(chǎn),。朝鮮農(nóng)民為謀生路遷居中國東北,在琿春的朝鮮族人口數(shù)量呈現(xiàn)快速增長的態(tài)勢,。以琿春為例,,1927年琿春人口約有7萬人,其中日本人379人,,俄羅斯人38人,,其中朝漢民族70604人,朝鮮人占當時琿春人口總數(shù)的大多數(shù),。
盡管日本人人數(shù)很少,,但是壓榨中國人民,經(jīng)常制造各種借口掠奪中國耕地,,更是驅逐中國人民,。
在政治上,,日本帝國主義為了確保在朝鮮殖民統(tǒng)治,1908年,,日本帝國主義在延邊地區(qū)重要村鎮(zhèn)設“憲兵分遣所”,,實施“都社長制”,與我國地方行政機構相對抗,,試圖達到“分而治之”侵略中國的險惡目的,。
日本帝國主義取得了延邊領事裁判權后。在琿春建立領事分館和警察署,,導致日本帝國主義被允許在琿春行使治外法權,,壓榨琿春人民,鎮(zhèn)壓朝鮮族人民反日斗爭,,干預我國事務,,支配琿春地區(qū)政治。日帝的種種行徑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琿春逐漸淪為日本的半殖民地,。
在經(jīng)濟上,操控琿春的財政和經(jīng)濟命脈,。日本帝國主義殘酷剝削琿春人民,,通過廉價購買小米,黃牛,,木材的形式剝削琿春人民,,大量資源源源不斷地送往日本。利用金P,、貨幣,、信貸等業(yè)務,壟斷控制琿春經(jīng)濟,、金融體系,,嚴重阻礙民族經(jīng)濟的發(fā)展。以“東洋拓植株式會社”為首的日本壟斷資本信貸,,他們控制琿春信貸業(yè),,吞并民族資本所經(jīng)營的金融及信貸業(yè),促使封建社會逐步瓦解,。世界資本主義市場價格左右著糧食生產(chǎn),,廣大農(nóng)民紛紛破產(chǎn)。壟斷資本乘機瘋狂地掠奪土地,,民不聊生的各地人民群眾群起反抗,。1929年為止,日本殖民主義者才被迫停止收買土地,。 (摘自中國知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