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知名品牌赫妍在國內停售 所屬集團旗下品牌收縮線下市場
火爆多年的韓妝為什么不香了?
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鑫
近日,,知名韓國品牌赫妍(HERA)微信商城正式停止售賣產(chǎn)品。而在不久前,,該品牌已經(jīng)基本撤出國內線下市場。記者注意到,,不僅是赫妍,,韓國美妝集團愛茉莉太平洋集團旗下多個品牌均在收縮線下市場。是什么讓火爆了多年的韓妝突然不香了,?
繼專柜基本撤出后 赫妍昨起停止微信商城銷售
“親愛的妍粉,,由于渠道調整,赫妍微信商城將于今日(3月1日)開始停止銷售……”這是一則掛在赫妍微信商城小程序首頁的聲明,,這代表赫妍在中國的銷售渠道又少了一條,。成立于1995年的HERA赫妍是韓國化妝品巨頭愛茉莉太平洋集團旗下的高端美妝品牌,,2016年7月,HERA赫妍隨韓風流行正式進入中國市場,,首家線下專柜開在北京最好的商場之一——SKP,。之后赫妍陸續(xù)在上海久光百貨、南京德基,、杭州湖濱銀泰等高端商場里開出專柜,。然而,在中國開出第一家店的4年后,,赫妍就開始悄悄撤退,。從2020年3月起,鄭州丹尼斯百貨赫妍專柜開始清倉甩賣,,全線5折。天津,、重慶等城市也緊跟其后,。同年10月,上海來福士廣場專柜清倉閉店,。目前,,赫妍國內的線下專柜已基本撤出。不僅如此,,線上渠道也在收縮,。2021年12月31日,赫妍的京東和唯品會線上渠道已經(jīng)關閉,。今年3月1日,,其微信商城也停止售賣,并將于本月底關閉,。雖然天貓平臺的官方旗艦店仍舊正常營業(yè),,但是北青報記者注意到,該店鋪目前有102萬粉絲,,其店鋪內銷量最大的產(chǎn)品——黑金持久遮瑕液月銷量為500+,,該商品整體評價量為4000+,店內月銷量過百的產(chǎn)品僅有5種,,最近一次直播只有1687人看過,。
數(shù)據(jù)顯示,近年來,,HERA赫妍的線下營收一直處于下滑狀態(tài),。2021年,愛茉莉太平洋的財報顯示,,第四季度,,集團凈虧損731億韓元,。2021年全年,HERA赫妍的線下門店營收下滑29.4%,。
在中國市場 韓系美妝確實不香了
事實上,,對于愛茉莉太平洋集團來說,拖后腿的并不只是赫妍一個品牌,,更為致命的是旗下在華門店最多的——悅詩風吟,。記者走訪了多家悅詩風吟線下門店,發(fā)現(xiàn)與幾年前相比,,而且一些仍在的店面縮水嚴重,,導購減員。不僅如此,,一些位于社區(qū)商場的門店經(jīng)常是顧客沒有同層的蛋糕店,、珠寶店人多。而一些熱門商圈的商場中已經(jīng)找不到悅詩風吟的影子,。記者查詢大眾點評發(fā)現(xiàn),,目前悅詩風吟在北京不足20家。
2012年,,定位中端市場的悅詩風吟被愛茉莉太平洋集團引入了中國市場,。
憑借著當時的“韓流”加持,加之其較高的性價比,,從2012年到2014年,,悅詩風吟共開出了100家門店。進入2014年以后,,又繼續(xù)以每年新開100家門店的速度狂奔,,還下沉到了二三線城市。
2015年,,悅詩風吟在中國市場上的年銷售額達到了10億元人民幣,,銷售業(yè)績和營業(yè)利潤均呈現(xiàn)出快速上漲的趨勢。悅詩風吟成功之后,,愛茉莉太平洋集團將目標客戶定位為少女群體的伊蒂之屋引入,。
而在2017年后,盡管愛茉莉太平洋集團曾對旗下悅詩風吟,、伊蒂之屋等327款美妝產(chǎn)品進行多次降價處理,,但卻依舊沒能挽救總營收和凈利潤不斷下滑的趨勢。隨后,,伊蒂之屋在2021年3月徹底關閉了在中國市場上的所有線下門店,。
有報道稱,悅詩風吟曾經(jīng)有800余家門店,但如今僅剩140家,,超過80%的門店被關閉,,甚至有該品牌要撤出國內市場的消息傳出。隨后,,有愛茉莉太平洋集團的負責人表示,,集團正對悅詩風吟品牌進行渠道優(yōu)化,而這樣的門店調整在2022年仍將持續(xù),。該負責人還表示,,愛茉莉太平洋集團將針對中國市場進行新一輪策略調整,不過僅對悅詩風吟門店進行優(yōu)化縮減,,不涉及其他品牌,。但顯然,赫妍的撤退讓上述“承諾”落了空,。
不僅如此,,自然共和國(NATUREREPUBLIC)、思親膚(Skin Food)等一眾韓妝近年來都在削減線下門店,。
韓系美妝紛紛縮減線下渠道的主因自然是因為營收不景氣,。華西證券在其研究報告中指出,韓妝品牌首先搭上文化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快車,,借助影視作品大力推廣品牌,融入傳統(tǒng)文化元素,,提升品牌認同感,,但是海外擴張期的歷史顯示,文化賦能只可助力短期彎道超車,,長期口碑還要靠產(chǎn)品質量與科技含量樹立,。
老用戶提升和國貨興起 留給“悅詩風吟們”的時間不多了
隨著國內“韓流”退潮,加上新零售模式的興起,,韓系化妝品那套營銷模式似乎跟不上中國市場的腳步了,。以悅詩風吟為例,其銷售額從2017年的642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4.3億元)腰斬至2020年的3486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8.6億元),,營業(yè)利潤也是從2017年的1079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77億元)大幅減少至2020年的7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0.37億元),,縮水了93.6%。
一方面,,作為韓系化妝品主要的消費群體,、受韓流影響最大的80后90后消費者們已經(jīng)成長,進入使用更為高檔的護膚,、美妝產(chǎn)品時期,。Statista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已經(jīng)成為繼美國之后第二大全球化妝品市場。2020年月交易額達到3410萬元,,高端產(chǎn)品市占率在26%上下,。
另一方面,很多新生代消費者與國產(chǎn)美妝,、護膚品牌一起成長,,在高性價比產(chǎn)品方面,這些更有情懷的國產(chǎn)品牌也擠壓了相同定位韓妝的市場,。
中商產(chǎn)業(yè)研究院的數(shù)據(jù)顯示,,彩妝品類Top20的國貨品牌份額提升最明顯。2020年,,完美日記以6.4%的份額位居第二,,并一舉超越Dior、歐萊雅,、YSL,、阿瑪尼等國際大牌;而花西子,、稚優(yōu)泉,、滋色等國貨品牌也有明顯的提升。
2021年“雙11”期間,,國貨美妝品牌毛戈平,、歐詩漫、薇諾娜,、美諾,、相宜本草等首小時成交額超過了去年“雙11”全天銷售額�,!半p11”成交額同比增速Top10美妝品牌中,,80%是國貨美妝品牌,并且有5個國貨美妝品牌的成交額同比增速超百倍,。
而對于“悅詩風吟們”來說,,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了。因為他們面對的是有資本加持的國產(chǎn)美妝品牌,。據(jù)不完全數(shù)據(jù)統(tǒng)計,,2021年,中國美妝行業(yè)共發(fā)生了132起融資,,融資總額達到了15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