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勇雙全的“武器運輸隊長”——姜秉日
姜秉日是“琿春韓民議會”(注:上世紀初遷入中國的朝鮮族反日團體)的組織者之一,也是20年代反日武裝團體“軍務部”的財務部長,。他在艱苦卓絕的反日斗爭中,,以滿腔的熱情,,發(fā)動廣大群眾,籌措軍費,,克服重重困難,,從蘇聯(lián)沿海州購入武器,輸送到延邊各地的反日武裝團體,,有力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他的事跡廣泛流傳在琿春反日群眾中,被稱為“武器運輸隊長”,。
1880年12月22日,,姜秉日出生在朝鮮一個貧苦農(nóng)民家里,在苦難中度過了童年時代,。由于家境窘困,,姜秉日從小就幫助父母干農(nóng)活,在艱難困苦的生活中練就了倔強的性格,。
他自幼聰穎好學,,一到冬天農(nóng)閑時他就到村里的私塾學習,讀了《千字文》,,又接觸了新文化,,受到革命思想的啟蒙,逐步提高了階級覺悟,。
1910年,,日本帝國主義脅迫朝鮮政府簽訂了“韓日合并”協(xié)議,并吞了朝鮮,。從此,,朝鮮人民在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統(tǒng)治下,變成了亡國奴,,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民族恨,階級仇,,使他的心底萌生強烈的反抗意識,。他痛恨日帝的野蠻行徑,抱著為了祖國的獨立而獻身的決心,,一心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他一家老少越過圖們江,遷移到琿春縣春化草帽頂子村,。
1919年,,以龍井“三·一三”反日大示威為契機,,反日斗爭波及延邊地區(qū),。姜秉日覺得革命時機已到,,便與韓京錫等革命志士一起,在春化一帶組織發(fā)動革命群眾,。而后,,他主動和反日義士黃炳吉取得聯(lián)系,共商反日大事,。從此,,他與黃炳吉的關(guān)系日益密切,在反日斗爭中,,同生死,,共患難。
為了更廣泛地組織群眾,,迅速掀起反日斗爭高潮,,他們準備搞一次大規(guī)模的反日示威。3月16日,,姜秉日與黃炳吉等人,,穿著襤褸的衣衫,裝扮成農(nóng)民潛入琿春城,,避開日本憲兵,、警察的森嚴戒備,聯(lián)絡群眾召開秘密會議,,商討示威游行的具體事宜,。在會上,大家一致推舉黃炳吉擔任總指揮,,姜秉日全力以赴,,協(xié)助黃炳吉,東奔西跑,,聯(lián)絡群眾,,做好準備工作。3月20日早6時,,全縣各地的數(shù)千名群眾,,集聚在琿春縣城�,?傊笓]黃炳吉上臺作了慷慨激昂的演講,,憤怒聲討日本帝國主義的滔天罪行,群眾們義憤填膺,,高呼口號,,舉行了游行。面對如此聲勢浩大的示威游行,日本侵略者驚惶失措,,龜縮在日本領(lǐng)事分館里不敢露面,。
這次反日示威運動,大漲了革命群眾的士氣,,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通過這次示威,姜秉日逐步懂得了要爭取祖國的獨立和民族的解放,,就必須掌握武裝的革命道理,。于是,他回到春化后,,經(jīng)過一番艱苦的工作,,組織成立了“義士鄉(xiāng)團”。與此同時,,黃炳吉在煙筒砬子,、崇禮(現(xiàn)在的馬川子鄉(xiāng))等地,成立了“急進團”,,崔京泉又在馬滴達東溝成立了“炮手團”等反日武裝團體,。
1920年4月下旬,根據(jù)黃炳吉的提議,,3個反武裝團體的首領(lǐng)會集在馬滴達鄉(xiāng)塔子溝,,商討了合并各反日武裝團體的事宜。參加這一會議的除了黃炳吉,、姜秉日,、崔京泉外,還有“琿春韓民議會”負責人李明淳,。黃炳吉在會上發(fā)言強調(diào),,要更廣泛地開展反日斗爭,就必須合并各反日團體,。只有聯(lián)合起來,,擰成一股繩,才能有力地打擊日本侵略者,。與會者一致贊成黃炳吉的主張,。經(jīng)商討后,他們立即著手合并各反日團體的工作,,合并后稱為“軍務部”,,大家一致選舉黃炳吉為軍務部部長,選舉姜秉日為財務部部長,,下設大隊和中隊,�,!败妱詹俊背闪⒑螅@支反日武裝很快發(fā)展到400余人,。
“軍務部”成立初期,,武器裝備很簡陋,基本上是從民間收集起來的獵槍和從警察,、土豪劣紳那里奪來的幾支步槍。為了解決武器裝備問題,,姜秉日四處奔忙,,發(fā)動群眾,籌措軍費,。在他的宣傳鼓動下,,廣大群眾爭先恐后地捐款支援抗日斗爭。朝鮮族婦女們心甘情愿地捐獻金戒指,、銀簪子等貴重物品,,剛結(jié)婚的年輕夫婦賣掉婚禮服,捐款支援抗日,。僅在8,、9兩個月間,就籌措了100755盧布,,姜秉日同蔡德承,、韓京瑞、樸正煥等人一起,,翻山越嶺到蘇聯(lián)沿海州朝鮮族聚居的地方,,一邊繼續(xù)從事反日宣傳活動,一邊聯(lián)系那里的知名人士李鋼,、吳成默,、洪分通等人,在沿海州的奇塔,、西底米,、秋風等地,通過各種渠道購買了大量武器,。
搬運武器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當時民國政府下令嚴禁搬運武器。尤其是日本領(lǐng)事分館派憲兵,、警察,、特務,到處監(jiān)視,,一旦被發(fā)現(xiàn)就有掉頭的危險,。姜秉日從蘇聯(lián)購買武器后,,冒著生命危險,將槍支馱在馬背上翻山越嶺,,長途跋涉,,歷盡艱辛越過國境線。把武器搬運到春化梨樹溝中間站,,藏在山洞里,。再運送到煙筒砬子、南別里或經(jīng)由大荒溝秘密搬運到延邊各地,,送到抗日武裝團體手中,。
1926年,敵人得知姜秉日越境搬運武器,,便下令逮捕了他,。在敵人嚴刑拷打面前,他寧死不屈,,最后,,敵人無計可施只好放了他。
他拖著遍體鱗傷的身軀,,回到春化梨樹溝,,待在家里養(yǎng)傷,并受到了鄉(xiāng)親們的熱情關(guān)照,,幾天后,,轉(zhuǎn)移到蘇聯(lián)煙秋繼續(xù)養(yǎng)傷。姜秉日的家人和周圍群眾,,想盡一切辦法全力醫(yī)治,,但終因傷勢過重,于1928年11月5日與世長辭,,時年48歲,。 (摘自《琿春朝鮮族》)
1880年12月22日,,姜秉日出生在朝鮮一個貧苦農(nóng)民家里,在苦難中度過了童年時代,。由于家境窘困,,姜秉日從小就幫助父母干農(nóng)活,在艱難困苦的生活中練就了倔強的性格,。
他自幼聰穎好學,,一到冬天農(nóng)閑時他就到村里的私塾學習,讀了《千字文》,,又接觸了新文化,,受到革命思想的啟蒙,逐步提高了階級覺悟,。
1910年,,日本帝國主義脅迫朝鮮政府簽訂了“韓日合并”協(xié)議,并吞了朝鮮,。從此,,朝鮮人民在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統(tǒng)治下,變成了亡國奴,,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民族恨,階級仇,,使他的心底萌生強烈的反抗意識,。他痛恨日帝的野蠻行徑,抱著為了祖國的獨立而獻身的決心,,一心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他一家老少越過圖們江,遷移到琿春縣春化草帽頂子村,。
1919年,,以龍井“三·一三”反日大示威為契機,,反日斗爭波及延邊地區(qū),。姜秉日覺得革命時機已到,,便與韓京錫等革命志士一起,在春化一帶組織發(fā)動革命群眾,。而后,,他主動和反日義士黃炳吉取得聯(lián)系,共商反日大事,。從此,,他與黃炳吉的關(guān)系日益密切,在反日斗爭中,,同生死,,共患難。
為了更廣泛地組織群眾,,迅速掀起反日斗爭高潮,,他們準備搞一次大規(guī)模的反日示威。3月16日,,姜秉日與黃炳吉等人,,穿著襤褸的衣衫,裝扮成農(nóng)民潛入琿春城,,避開日本憲兵,、警察的森嚴戒備,聯(lián)絡群眾召開秘密會議,,商討示威游行的具體事宜,。在會上,大家一致推舉黃炳吉擔任總指揮,,姜秉日全力以赴,,協(xié)助黃炳吉,東奔西跑,,聯(lián)絡群眾,,做好準備工作。3月20日早6時,,全縣各地的數(shù)千名群眾,,集聚在琿春縣城�,?傊笓]黃炳吉上臺作了慷慨激昂的演講,,憤怒聲討日本帝國主義的滔天罪行,群眾們義憤填膺,,高呼口號,,舉行了游行。面對如此聲勢浩大的示威游行,日本侵略者驚惶失措,,龜縮在日本領(lǐng)事分館里不敢露面,。
這次反日示威運動,大漲了革命群眾的士氣,,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通過這次示威,姜秉日逐步懂得了要爭取祖國的獨立和民族的解放,,就必須掌握武裝的革命道理,。于是,他回到春化后,,經(jīng)過一番艱苦的工作,,組織成立了“義士鄉(xiāng)團”。與此同時,,黃炳吉在煙筒砬子,、崇禮(現(xiàn)在的馬川子鄉(xiāng))等地,成立了“急進團”,,崔京泉又在馬滴達東溝成立了“炮手團”等反日武裝團體,。
1920年4月下旬,根據(jù)黃炳吉的提議,,3個反武裝團體的首領(lǐng)會集在馬滴達鄉(xiāng)塔子溝,,商討了合并各反日武裝團體的事宜。參加這一會議的除了黃炳吉,、姜秉日,、崔京泉外,還有“琿春韓民議會”負責人李明淳,。黃炳吉在會上發(fā)言強調(diào),,要更廣泛地開展反日斗爭,就必須合并各反日團體,。只有聯(lián)合起來,,擰成一股繩,才能有力地打擊日本侵略者,。與會者一致贊成黃炳吉的主張,。經(jīng)商討后,他們立即著手合并各反日團體的工作,,合并后稱為“軍務部”,,大家一致選舉黃炳吉為軍務部部長,選舉姜秉日為財務部部長,,下設大隊和中隊,�,!败妱詹俊背闪⒑螅@支反日武裝很快發(fā)展到400余人,。
“軍務部”成立初期,,武器裝備很簡陋,基本上是從民間收集起來的獵槍和從警察,、土豪劣紳那里奪來的幾支步槍。為了解決武器裝備問題,,姜秉日四處奔忙,,發(fā)動群眾,籌措軍費,。在他的宣傳鼓動下,,廣大群眾爭先恐后地捐款支援抗日斗爭。朝鮮族婦女們心甘情愿地捐獻金戒指,、銀簪子等貴重物品,,剛結(jié)婚的年輕夫婦賣掉婚禮服,捐款支援抗日,。僅在8,、9兩個月間,就籌措了100755盧布,,姜秉日同蔡德承,、韓京瑞、樸正煥等人一起,,翻山越嶺到蘇聯(lián)沿海州朝鮮族聚居的地方,,一邊繼續(xù)從事反日宣傳活動,一邊聯(lián)系那里的知名人士李鋼,、吳成默,、洪分通等人,在沿海州的奇塔,、西底米,、秋風等地,通過各種渠道購買了大量武器,。
搬運武器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當時民國政府下令嚴禁搬運武器。尤其是日本領(lǐng)事分館派憲兵,、警察,、特務,到處監(jiān)視,,一旦被發(fā)現(xiàn)就有掉頭的危險,。姜秉日從蘇聯(lián)購買武器后,,冒著生命危險,將槍支馱在馬背上翻山越嶺,,長途跋涉,,歷盡艱辛越過國境線。把武器搬運到春化梨樹溝中間站,,藏在山洞里,。再運送到煙筒砬子、南別里或經(jīng)由大荒溝秘密搬運到延邊各地,,送到抗日武裝團體手中,。
1926年,敵人得知姜秉日越境搬運武器,,便下令逮捕了他,。在敵人嚴刑拷打面前,他寧死不屈,,最后,,敵人無計可施只好放了他。
他拖著遍體鱗傷的身軀,,回到春化梨樹溝,,待在家里養(yǎng)傷,并受到了鄉(xiāng)親們的熱情關(guān)照,,幾天后,,轉(zhuǎn)移到蘇聯(lián)煙秋繼續(xù)養(yǎng)傷。姜秉日的家人和周圍群眾,,想盡一切辦法全力醫(yī)治,,但終因傷勢過重,于1928年11月5日與世長辭,,時年48歲,。 (摘自《琿春朝鮮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