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歡喜喜過小年
本報記者 楊文奇 李鑫
1月25日,,農(nóng)歷臘月二十三,,小年。暖和的地炕,,美味的辣白菜,,艷麗的朝鮮族服裝,喜慶熱鬧的朝鮮族歌舞……臨近中午,,走進琿春市靖和街道希望社區(qū)日間照料站,,朝鮮族居民正用特殊的民俗方式歡度小年。
過節(jié)當然離不開美食,,說到朝鮮族美食當然離不開“打糕”,。在照料站的大炕上,幾名朝鮮族阿媽尼正在準備吃打糕的佐料,。除此之外,,辣白菜、江米雞,、辣椒包等朝鮮族美食也是一樣都不少,。
在這喜慶的氛圍中,有的居民在載歌載舞,、有的居民在玩朝鮮族傳統(tǒng)游戲“甩豆”,。說說笑笑間,菜上齊了,,大伙兒圍坐在炕桌旁,,一邊品嘗菜肴,,一邊聊著家長里短,。在共享美食的同時,大家把對親人的祝福融入歌舞,以最樸實,、最隆重的方式慶祝小年,。
家住琿春市英安鎮(zhèn)英義社區(qū)的王宇終于趕在小年這一天回到了家。王宇一直在內(nèi)蒙古工作,,回家過年是他一年中最盼望的事兒,。在王宇的記憶里,從小到大,,無論什么時候回家,,總有一桌暖心又美味的飯菜在等著他,特別是全家人坐在一起,,聊著天包著餃子,,是最幸福的時刻。
王宇的媽媽劉慧告訴記者:“以前從小年開始,,就得準備蒸饅頭,、包豆包、磨豆腐,,因為這些食物有著發(fā)財,、吃飽和有福的寓意。現(xiàn)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這些食物也成了司空見慣的東西,,但我們對這些食物的感情絲毫未減,我要把這些食物的寓意告訴自己的孫輩……”
正如劉慧所說,,在英安鎮(zhèn)三棟房集市上,,叫賣的小攤販、物美價廉的年貨,,吸引了眾多周邊村民前來趕集,。
“老板,把這一塊給我稱一下,�,!奔猩希赀^六旬的張大爺指著肉板上的一塊豬肉喊道,�,!熬沤锇藘桑鬆敎愂锇�,�,!睌傊髡f,春節(jié)臨近,,買肉的人特別多,,特別是今天趕上小年,,他準備的豬肉一上午就已經(jīng)賣得差不多了。
買完豬肉后,,張大爺說:“今天是小年,,孩子們都回來了,我要多買點肉,,除了做菜,、包餃子,還要灌點香腸,,等孩子們走的時候,,給他們帶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