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時評|端午細品家國情
發(fā)布時間 | 2025/5/30 14:11:37
新華社杭州5月30日電 題:端午細品家國情
新華社記者馮源
當競渡的鑼鼓叩響耳膜,,當艾草的清香沁人心脾,當糯粽的滋潤觸碰舌尖,,端午又至,。
端午節(jié)的歷史源遠流長,端午節(jié)的淵源眾說紛紜,,如果要找一個文化上的“最大公約數(shù)”,,大家都會想到峨冠博帶、行吟于沅湘之濱的屈原,。這位偉大的詩人,,是端午節(jié)最為重要的“文化賦能者”。
屈原生活在2000多年前的楚國,。那是一抹光芒,,折射著中華文明的瑰麗多姿。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是對家族的自豪;“受命不遷,,生南國兮”,,是對國家的深情;“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是對民生的關(guān)切,;“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是對志節(jié)的堅守,;“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是對英雄的禮贊,;而“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因其對后世仁人志士的激勵,,更為膾炙人口。
端午由歷法確定,,歷法又來自天文,,但離開人文的厚重底蘊,就不會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自然與人文從來就是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夏歷五月初五慶端午,“端午節(jié)”這個節(jié)日設立本身就是我們血脈里一直流淌的崇德向善的文化力量的推動,,浸潤日久就自然成為一個民族深遠厚重的家國情懷,、精神家園。有了文化的力量,,家國的情懷,,我們方能載歌載舞在不同的節(jié)日,讓節(jié)日承載著中華文明的延續(xù),、不斷豐富人類文明史,。
“中國人民在長期奮斗中培育、繼承,、發(fā)展起來的偉大民族精神,,為中國發(fā)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痹诙宋?,我們可以充分感受節(jié)日風俗,也可以執(zhí)卷朗誦先人辭賦,,更要厚植涵養(yǎng)家園情懷,,在復雜嚴峻的外部環(huán)境里堅定信心、保持定力,,如龍舟入水,,擊水中流、奮楫向前,。
來源:新華網(wǎng)
初審:鞠艷紅
復審:金鑫
終審:劉強